央广网记者10月22日消息(记者 唐丽丽 通讯员 曾丹 蔡财红)金秋十月,走进湖南省涟源市金石镇,靓丽的屋舍、整洁的村道、兴旺的产业、和谐的家庭……一幅新时代富裕文明和谐美丽乡村家园的图画呈现在记者面前。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金石镇党委、政府持续发展优质稻、湘中黑牛等种养业,全镇家家有特色产业,人人有增收渠道,焕发全面小康生机。
发展优质稻,稻香满“粮仓”
“新种的200亩郁金香稻谷还未收割,估计每亩能产400多公斤,按12元/公斤出售,现在预订的就不少。”在金石镇江边村付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35岁的种粮大户朱建兵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我们种了1200亩双季稻,把周边山茂、砂石、大桥等村的抛荒地都流转了过来,全部实行机械化操作,最多的时候需要请周边农民80多人。今年是一个丰收年,早稻能产400多公斤每亩,晚稻能产500多公斤每亩,加上政府补贴和奖励,我们夫妻俩人对收入很满意。”朱建兵一边展示他的各种成品大米,一边骄傲地介绍说。
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朱建兵在机械设备上的投入非常“舍得”,在他的设备库中,拖拉机、插秧机、施肥机、收割机、烘干机、大型无人植保机整齐排列着,“除了自己种植水稻,还为农户提供烘干服务,机器多、效率高,不耽误农户下一季插秧时间。”
除了传统的双季稻,朱建兵还尝试郁金香、香米等多种品种的种植,这让他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能手。
该镇乡村振兴办负责人曾豪华告诉记者,在发展优质稻初加工、精加工方面,金石镇培育扶持翔辉米业有限公司改造现有加工生产线,对现有加工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提升生产加工能力,加快农产加工转化,提高仓储能力,着力提高“百健翔辉”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金石镇是涟源传统的产粮大镇,是涟源的‘粮仓’,现在耕地面积5.44万亩,林地面积7.8万亩,水田面积4.92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粮仓’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金石镇党委书记梁群介绍,近年来,该镇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确立“基在农业,利在农村,惠在农民”的指导思想,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优质稻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农村各项产业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基础。
牵住“牛鼻子”,“犇”向“牛”日子
沿着崎岖的山路,还没走进金石镇晟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就听到一群牛在哞哞“高歌”,整个山庄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里,刘辉夫妇俩管理着230头“湘中黑牛”每日的“饮食起居”。他们在这里一干就是五六年,曾享受了脱贫攻坚“东风”的他们,如今又搭上了乡村振兴的“便车”。
“我们每头牛耳朵上都有二维码,这是涟源市乡村振兴战略‘湘中黑牛’新品种选育的监控码。”刘辉对记者介绍说,经过一代、二代、三代的品种选育,如今第四代湘中黑牛已有75%以上的安格斯牛基因,成为生长速度快、出牛率高的好品种。
涟源地处丘陵,山林较多,气候温暖湿润,草木丰茂,拥有养牛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2000年以来,涟源市利用安格斯牛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培育出湖南省唯一的肉牛创新品种——“湘中黑牛”,这种肉牛适合南方丘陵地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改变了本地黄牛体格小、产肉量低、生长缓慢等缺点,保留了本地黄牛耐粗饲、抗逆性强、肉品质好的特点,促进了本地肉牛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深受群众喜爱,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据了解,娄底已达到《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办法》的基础条件,正全力争取申请“湘中黑牛”为国家新兴种类项目,打造地方独特品牌。
“涟源是娄底争取申请‘湘中黑牛’国家新兴种类项目的主战场,而金石镇又是涟源的主战场。”该镇90后新任镇长李亮自豪地说。
“‘湘中黑牛’产业是一个非常契合金石实际、促进生态循环发展、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致富的好产业,我们正致力打造成高端肉牛育种和养殖基地。”据刘辉介绍,一个小型家庭养殖基地,每年只要养十多头“湘中黑牛”,以市场价110元/公斤销售,一年就能达到毛收入20万元。
2021年,涟源市把“湘中黑牛”新品种选育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制订了“涟源市乡村振兴战略‘湘中黑牛’新品种选育实施方案”,投入乡村振兴资金3000万元,对发展“湘中黑牛”进行奖补。刘辉所经营的金石镇晟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一家自我造血功能强,辐射力、示范力强的乡村振兴产业基地,无疑又搭上了政策扶持的“便车”。“加上养殖的收入,我们一年纯收入可达40多万。但我们赚的钱现在都用来扩大规模和增加技术力量,我们是把‘湘中黑牛’品种选育作为一项事业在做。”
如今,金石镇共有晟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三裕农业、宏良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3家湘中黑牛龙头企业,人工饲料生产基地1200亩,全镇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年存栏3000余头,综合产值0.5亿元,较上年增长60%;销售肉牛1550吨,“湘中黑牛”产品已销售到长沙、广州等大中型城市。
“推进乡村振兴,首当其冲是要唱响‘产业兴旺歌’,只有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兴、乡村旺。”金石镇党委书记梁群描绘了一幅美好的产业发展蓝图:全镇依托扎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政策扶持、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发展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扎实推进农业重点工程,完善优质稻、湘中黑牛产业链条,持续夯实培固支点,逐渐撬动农村发展,形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画卷,助力百姓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