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南省浏阳市河长制工作佳绩迭出,年度内斩获诸多新荣誉:小溪河小河乡段获评2022年湖南省“美丽河湖”,大溪河大围山段目前正在参评2023年湖南省“美丽河湖”。浏阳市河长制四档考核评分体系被省河长制工作简报重点推介,并入选《湖南省河湖长制工作创新案例汇编》。2023年湖南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场会7月在浏阳召开,该市作典型发言。浏阳市河长制工作事务中心在第十一届“母亲河奖”中荣获省优秀组织奖及团中央提名奖。浏阳河小青行动中心被共青团湖南省委评为县区级优秀河小青行动中心……

目前,浏阳河出境断面水质均值稳定达到Ⅱ类,捞刀河、南川河出境断面水质均值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重要支流109个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2%,饮用水水源地优良率100%。在国家、省、市都在积极探索3.0版的前提背景下,浏阳市河长办全方位打造了浏阳河库治理的闪光点,河库面貌得到整体质量提升,河库功能利用卓见成效。

大溪河大围山段(浏阳市大围山镇 供图)

压紧压实责任,提升河长履职能力

浏阳市设立市、镇、村三级河长583名,其中由38位县(市)级领导担任跨乡镇河(库)河长,统筹各部门力量。为更好发挥市级河长“头雁”作用、压实市级河长联系单位参谋服务和管理作用,市河长办今年印发了《关于规范市级河长巡河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晰市级河长和联系单位巡河、护河职责。

今年来,市级河长带头巡河巡库、督促检查,调度解决了蓝藻防控等重点问题50余个。11月,河长办组织了市、镇、村三级河长全面述职,对全年河库管护工作进行了总结评价。

健全工作机制,提升保障能力

完善百分制考核。采取每月通报、季度打分、年终统计办法进行量化考核,有效推动各级河长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平衡推动,市直部门和乡镇街道创新创造和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

健全“河长+部门”和“河长+检察长+警长”联动机制。联合人大农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分五批次组织11个市直单位、21个镇街及村级河长、4个河道保洁企业开展调研座谈,了解基层情况,深入掌握问题。

开展“河长+检察长+警长”联合巡河,对饮用水源保护等涉水问题进行调度解决,检察院提起涉河库行政公益诉讼16起,支持行政机关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1起。

完善跨界联动机制。落实跨界河长制合作协议,开展跨省、跨市联合巡河护河活动。要求所有干流镇与镇交界断面之间必须设置有效拦截措施(网或绳),确保河道垃圾及时保洁到位,职责分明。强化督察督办。坚持每月开展集中督查,重点问题及时提请市级河长批示或及时调度。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对乡镇(街道)12个方面重点工作进行全面督促检查。

浏阳市召开人大常委会审议河长制工作意见整改调度会暨四季度河长制工作推进会(浏阳市河长办 供图)

夯实基层保障,提高管护能力

强化基层治理。对乡镇(街道)机制运行、基础工作、治理措施三个方面14项内容进行规范,全面推动乡镇(街道)河长制各项工作平衡发展。

强化经费保障。制定出台了《2023年河长制工作经费方案》和《浏阳市河长制工作经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经费分配测算方式、拨付方式、使用范围、监督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

加强业务培训。市河长办召开多次重点问题推进会和业务培训会,并对小微水体管护样板片区、遥感图斑核查整改等专项工作进行专题培训,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统筹。

运用现代技术,提升监管能力

抓好遥感图斑核查整改。全面运用上级遥感图斑成果,落实核查整改工作,水利部遥感图斑交办的问题已全部核查,属实的19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省水利厅遥感交办浏阳的220个问题均已完成现场核查、资料上传和整改销号。

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发本级智慧河库巡检平台建设,并依托1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00个小水电生态流量实时在线监控点、污水处理厂排水24小时自动监测等,全面提高河库监管智能化水平。永安、张坊、高坪、澄潭江等一批乡镇街道自主运用无人机巡河、沿河视频监控对河库进行常态化监管。

湖南省浏阳市与江西省万载县联合开展“我是河小青 美丽湘赣边”爱河护河志愿者活动(浏阳市河长办 供图)

引导公众参与,提升共治能力

全面推动“七进”工作。通过纳入全市主题党日活动、中小学宣传教育工作“七个一”规定动作、开展河长制宣传月、河库水体保洁月、河长制知识有奖竞答、印发宣传折页、村村响广播、大屏幕宣传、开展河长制主题征文大赛等,推动河长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村庄、进社区、进媒体、进园区、进企业,使河长制知识意识进一步深植广大人民群众。

建立健全公益组织和社会监督队伍。与团市委、义工联联合印发了指导乡镇(街道)河小青行动站设立工作的文件,并组织开展了河小青业务培训会,目前32个镇街河小青行动站已全面建立。市级聘请了第三批民间河长36名,并组织了上届与本届民间河长共同进行培训与业务交流。

做好外宣推介工作。该市河长制工作得到央媒省媒多次宣传报道,在长沙市宣传质量系数占比50%以上。

浏阳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补短板、强弱项,维护河库健康生命、实现河库功能永续利用。(蓝海东 彭志龙 赵丹)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