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长江日记]爱上绿色赤水河

2018-07-25 09:41:00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7月20日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出多位记者,从云南出发沿江而下,历时近一个月,全媒体、多角度地呈现变化中的新长江,大型主题采访《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同步推出。

  中国之声记者将动态记录采访过程中亲历的人和事,以《长江日记》的形式记录长江沿岸的新变化。今天推出《长江日记》第四篇:《爱上绿色赤水河》。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一渡渡口,河水缓缓流动,两个小孩扛着游泳圈,在妈妈的带领下正去河边戏水。赤水河是长江支流,这一流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被人们誉为生态河、美酒河。历史上,两岸的居民有下河捕捞的习惯,这也造成了对赤水河环境的冲击。

  

  一渡渡口(李腾飞 摄)

  为了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从2016年开始,贵州赤水河段实行了“退渔上岸”转产转业。仁怀市五马镇生态环境保护协会37岁的巡防员刘顺利曾经打鱼30多年,“退渔上岸”后自觉成了一名环保志愿者,每天都和他的伙伴们巡河护河。

  刘顺利告诉记者,从6岁开始,他每到暑假就在河里捕鱼。去年10月,因为下河电鱼被派出所抓了个正着。通过教育后,他回去加入了协会,还买了20公斤鱼放在河里作为补偿。

  现在,包括刘顺利在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巡防队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巡视赤水河,严防非法捕捞,为河流筑起了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从“靠水吃水”到“退捕上岸”,收起了鱼网的渔民在政策补贴和政府引导下,实现了华丽转身。这一做法对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意义。

  

  夕阳下的赤水河(李腾飞 摄)

  贵州省环境监察局稽查处副处长孙中发介绍,在赤水河流域,省里共出台了12个方案,其中涉及环保的就有6个。如果在任期间所管理的辖区内的赤水河流域水质下降30%,就要对现任的河长启动问责。

  持续的环保推动让赤水河逐渐回到她美景河的状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来到这里。

  刚从广州回来的王梦雅是从赤水河边走出去的女儿。这个暑假,和她一起回来的还有她9岁的女儿杨冬霖。王梦雅回忆说:“我就在这里出生,(赤水河)很美很大,一到夏天就有成群结队的鱼,还有很多的植物。沙子很细,下面有很多鹅卵石,还有贝壳,夏天时蝌蚪和鱼也非常多。”

  杨冬霖跟在妈妈的身后,似乎还有些害羞。看着夕阳下的河水,她说:“我希望不要把那些建筑的石头放在这里,(希望)以后没有那么多垃圾,可以多种一点植物。”(记者李腾飞)

编辑: 汪宁

特别推荐:[长江日记]爱上绿色赤水河

中国之声记者将动态记录采访过程中亲历的人和事,以《长江日记》的形式记录长江沿岸的新变化。今天推出《长江日记》第四篇:《爱上绿色赤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