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记者观察 > 正文

扛起甘肃杂文大旗的那些人
2012-06-11 10:30   来源:兰州晨报    打印本页 关闭
    

  中广网兰州6月11日消息 即使是在甘肃杂文日渐式微的今天,始终有一群人,他们紧握着笔,执著地书写着“文学的良心”,也在执著地找寻着杂文的一席之地,还在执著地考量着杂文的未来之路该怎么走。

  遥接传统,回归常识,回归理性。

  或许,这不失为甘肃杂文犹有可为的一条路。

  一场研讨会

  5月末,天已经热了,年轻人已经穿起了短袖,77岁的田企川还穿着羊毛衫,坐在没有空调的会场里,专注倾听的他似乎没有感觉到燥热。

  这是为田企川杂文创作50年而举行的一次座谈。在甘肃杂文圈子里,这是一次很隆重的事,用甘肃省杂文学会会长吴辰旭的话说,这是省杂文学会自从1985年成立以来第二次举行的个人杂文创作谈。

  回顾一个人写杂文50年的历史,其实就是对其一生“盖棺定论”。

  “很早通过读杂文,知道了田企川这个名字,就杂文而言,它是我们当代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里的一种清醒和责任。”座谈会上,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程金城表示在甘肃如田企川先生一样坚持杂文创作几十年不间断的精神是最让人敬佩的。

  也就是在去年,田企川这位我省重量级的杂文家、在杂文创作上产生了示范带头作用的学者被病魔打倒了,突发脑溢血在医院躺了几个月后病症留给他的是右腿走路不利索了。“幸亏(右腿)还有知觉,否则就彻底完了。”田企川时常这样侥幸地慨叹。

  座谈会上没有见到老友吴月,让田企川心里有些空落落的。“他有80多了,年纪大了,原来我们住得比较近的时候,时常还打电话问候一下,后来,他那里拆迁搬走了,电话也联系不上了。”

  吴月是田企川1962年进入甘肃日报副刊编辑部时的同事,当时吴月是编辑,负责编辑杂文和杂文专栏。甘肃省杂文学会成立以来举行的第一次个人杂文创作谈就是为吴月举办的。吴月也是甘肃省杂文学会的第一任会长。

  50年后,田企川依然清楚地记得自己1962年写的第一篇杂文就是吴月第一个过目的。“他这个人文笔好,当时虽然不是编辑部的什么具体领导,但是我们大家都非常尊重他,可以说我写杂文就是受他的影响。当时刚从学校毕业的我应该说还不知道杂文是什么。”田企川说吴月对自己的第一篇杂文过目后给的评价是“可以”。

  1999年甘肃省杂文学会编辑了一套《甘肃50年杂文选》,包括综合卷以及个人卷,而在这套书的个人卷中是没有“吴月卷”的,这让田企川一直以来觉得是件憾事。“吴月先生是老杂文家,因为一直身处编辑位置,一心多为他人做嫁衣了,最主要的是我们那个时候,报社是不主张编辑写东西的,这是要把刊发的机会留给投稿作者,除非特殊情况。”

  田企川认定,即使没有出个人卷,吴月这个名字在甘肃杂文历史上是少不了的。

责编:岳菲菲中国广播网

精彩图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