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广东青年学生科研人员等掀起学习十九大报告热潮

2017-10-24 08:45:00来源:南方网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连日来,我省青年学生、青年科研人员、青年知识分子掀起了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热潮,热议青年人的新时代使命与担当。

  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人寄予期望与重托,使青年人倍感骄傲,倍增干劲。大家要坚定理想信念,放飞青春梦想,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接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把中国人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为祖国自豪和骄傲!”今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王少奎,正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交流,他时刻关注党的十九大的最新消息。

  1979年出生的她是华农最年轻的博导之一,获聘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7月,王少奎在《自然·遗传学》上发表论文,研究确定了一个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情况下控制水稻性状和质地的新基因GW7。美国康奈尔大学水稻遗传学家Susan McCouch对该研究评价说:“成果有助于培育出既好吃又便宜的大米。”

  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一名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员,我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责任。”王少奎说,国家给予了成长机会和工作平台,她一定珍惜机会,将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态度,“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立足本职,继往开来,敢于创新,坚定信念,干在实处,更好地贯彻落实报告精神,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藏区教育发展挥洒青春力量

  “我很荣幸,自己在学生时代便有机会走进西部,支援藏区教育发展。”现为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2017级研究生的张陆祺,过去一年的身份是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长、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一中学支教老师。

  西藏支教经历给她留下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外,张陆祺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帮助藏区孩子点亮一盏盏“希望之灯”。

  她参与组织“淘孩子一个心愿”活动,帮助孩子们实现给妈妈买治疗风湿的药、给兄弟姐妹买一顶新帽子的一个个简单愿望。她参与组织“青翼计划”活动,带领林芝一中师生走下高原,走进广东,拓宽从未走出高原的孩子们的视野。学生达瓦从广东回来后,告诉张陆祺:“我想学藏医,投身西藏建设,我要帮助别人,成为像老师一样的人。”

  支教青年大学生用个人梦想,点亮西部孩子的希望和梦想。截至今年,中大研究生支教团成立18年,青年大学生累计资助、奖励的贫困学生超过6000人次。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我感到格外振奋。”张陆祺说,她将在创新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磨练意志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

 

  坚守三尺讲台引领学生成长

  “对于一名青年大学思政教师来说,心有学生、心怀国家就是最大的担当。”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张龙平坚定地说。

  2008年6月,在获得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后,张龙平进入暨南大学工作,成为一名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凭借扎实、出色的教学表现,他获得广东省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入选广东省首批理论宣传优秀青年人才。

  “大学三尺讲台,就是一个思想阵地。”张龙平说,教师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关系立德树人。教师要以身作则,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张龙平的课堂上,既有有趣的历史知识点,也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他的引导下,学生走遍了中共三大会址、团一大广场等广州红色遗址,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鲜活的素材始终在现实社会中,要让学生从社会实践中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张龙平说。

  张龙平表示,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教书育人要与国家现实问题、大学立德树人紧密结合。他将坚守教学一线,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编辑: 王雪薇
关键词: 十九大;广东;青年学生

广东青年学生科研人员等掀起学习十九大报告热潮

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人寄予期望与重托,使青年人倍感骄傲,倍增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