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广东文艺界热议十九大报告:扎根人民创作精品

2017-10-25 09:37:00来源:南方日报

大型原创舞剧《沙湾往事》剧照。资料图片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广东文艺界纷纷表示,十九大报告给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广东文艺界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创造出更多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传统文化激发创新活力

  形式多样的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岭南文化的优秀历史遗存。如何在当代激活传统非遗,让它们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近年来,粤剧尝试走进学校,让青年学生近距离接触粤剧,领略传统艺术的魅力。从今年9月份起,粤剧正式成为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的必修课。系里的80后教师戴晓静目前负责粤曲协同创新中心和粤曲研习社的日常运作。“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文化自信’,新的时代一定会赋予新的文化创造,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传统与创新中逐梦前行,想到这里我就有了动力。过去,我一个人在音乐学院传播粤剧总会感到有些孤独,现在不同了,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了。”

  近年来,广东剪纸省级传承人饶宝莲一直从事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她在师父——国家级传承人陈永才指导下,让佛山失传40多年的铜凿剪纸“重出江湖”。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她在铜箔表面镀上真金,用传统手艺开创“金铜凿剪纸”。她同时吸收唐卡工艺,采用主体凸起、背景凹下的立体浮雕凿刻手法,使剪纸呈现出刺绣般的效果。

  日前,她在荷兰的非遗国际交流活动途中,收听到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十九大报告后深受激励:“非遗的价值体现在传承、也体现在创新上。我们不仅需要改良剪纸工艺,还要在传播方式上有所创新。”去年,饶宝莲收了来自俄罗斯的“洋徒弟”,今年她还与电子音乐艺术家合作,让来自中国的传统非遗也能通过外国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潮”起来。

 

  培育高水平创作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近年来,广东连续实施了一系列鼓励艺术创作生产工程,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也培育了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说:“十九大报告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了非常明确而深刻的指导。”许钦松认为,民众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水平日益增长,目前文艺界创作的作品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一需要。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这是摆在文艺界面前的首要问题。而培育高水平的创作人才,是打造文艺精品力作的前提。许钦松指出,未来广东将以创作为抓手带动美术人才培养,让青年美术家更多参与到主题创作中。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省曲协名誉主席杨子春今年已从艺六十周年。杨子春说,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提神入耳,“作为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接下来会好好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的精髓。我在文艺舞台工作已有60年,此后要继续利用文艺舞台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老百姓。退休后,我还要培养新一代文艺工作者,并且继续参与广东省曲艺传承‘一带一’的公益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工作,永不停步”。

 

  以优秀作品服务基层民众

  广东歌舞剧院院长熊健在认真听取习近平同志的十九大报告后说:“我们作为艺术院团深受鼓舞、信心倍增。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并且落实到实际的文艺作品生产及院团的管理上。三年前,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后,我们便开始着手舞剧《沙湾往事》创排工作。我们一直谨记,一个成功的、深受人民喜欢的作品,都是在基层生活体验中产生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精品创作的必然路径。”

  熊健介绍,不管是创作过程还是在项目运营中,广东歌舞剧院一直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沙湾往事》三年来演出近百场,深受各地观众的喜爱,在经济效益上也有上千万的收入。“未来,我院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并且更加关注现实题材创作,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剧场。”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素华2014年加入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这几年她经常带着自己的代表作品,到广东各地的乡村、边远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文艺惠民演出。“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这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应当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我坚守舞台几十年了,我最大的希望是以优秀文艺作品服务基层民众,我希望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真正履行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南方日报记者 周豫 杨逸 李培

编辑: 王雪薇
关键词: 十九大;广东;文艺界

广东文艺界热议十九大报告:扎根人民创作精品

广东文艺界纷纷表示,十九大报告给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