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对话郑强:高调的校长 低调的代表

2017-03-14 08:0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记者白杰戈 郭静 陈屹)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两会代表委员中,不乏内敛、低调的人,也有个性张扬、特立独行的人。贵州代表团的郑强,就是与众不同的一位。他是化学家,但在很多人眼里却更像位演说家,他常常语出惊人、观点犀利,但在犀利话语背后,却是为西部教育代言的一腔热情。去年两会,他建议中央重新审视中西部教育的重要性和布局,在财政和人才培养上给予西部支持;今年两会,他建议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实行双轨制,在打造一流高校或者超一流高校的同时,留一部分资金扶持一些区域高校培养服务地方的特色学科。

  一位人大代表、大学校长,如何看待自己的网红身份?身兼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和贵州大学校长的他,是否还能一如既往为西部教育发声?

  郑强说都不会知道他是一个化学家,现在中国很多人都以为他是文科教授。57岁的郑强头发花白,而在带给他“网红”称号的演讲视频里还是满头黑发。他的知名度很大一部分来自像这样在学校现场发表,后来流传到网上的演讲。而这些标签之外,他的另一个正式身份——全国人大代表,知道人就没那么多。

  郑强在贵州大学这四年多正好也是做全国人大代表的四年多时间,作为校长,大家对他印象是敢说、非常善于表达,作为人大代表发声是否有什么不一样?

  郑强回应表示,“实际没有,我一直没有离开我的主业——教育,我觉得跨界的事情要谨慎,多谈自己比较了解的。这几年我在履行人大代表义务时,基本没有离开教育。在教育中,我比较局限的是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教育怎么发展,局限在这样的一个范围。”

  跟作为人大代表的发言相比,郑强的演讲内容涉猎广泛,个性化表现赢得现场的掌声,也在多年后引发网络上的争议。而作为人大代表,他又对发言有更高的标准,“人大代表要加强参政议政能力的提升,家常事要谈,但到了北京要多谈国事,这样才能够使人大开10天会真正起到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责任。这几年我谈教育不仅仅谈贵州,很多都站在中西部的高度。”

  不过,他更在意让公众知道,自己在“说”之外,还做了什么。“我还做了一件事儿,把这14个大学,新疆又有新疆建设兵团。这些校长们召集在一起,我们来跟中央跟教育部提建议。”

  包括郑强2012年调任的贵州在内,全国有14个省份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大部分在中西部地区。郑强说:“希望中央重视这件事,中央和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启动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为什么这么多大学以前没人提这件事?现在大家能聚在一起来研究这件事?他们认为我起了一定的号召、组织作用。”

  今年两会,针对国家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的方案,他继续为西部高校呼吁,“我希望计划实施后,要让西部的高等教育看到未来的希望。不能让发达地区的高校像高速的火车开走了,甩下50个车厢没人带。富人越有钱,穷人更没钱,这是不行的。”

  他提出,要考虑中国标准的一流,发展地方特色的专业,“贵州白酒产业这么大,也没听说北大、清华、浙大办白酒专业,几百个亿的产值我要培养人。美国大学不会来做这些工作,美国的大学不做的就不是世界一流?美国人的标准能建中国的现代化吗?”

  郑强说,他这样看待自己的身份,“首先是校长,校长是本职,一个人大代表是在国家治理层面,治国理政时能代表基层人民,代表广大学生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引起国家重视。休会期间,我始终在行使一个人大代表和一个校长的权利或义务,相辅相成。人大代表对我在某些方面推动我想作为一个校长做的工作方面起到帮助作用。我觉得做人大代表很光荣的,我感觉得到这份自豪。”

  2016年底,郑强重新开始担任浙江大学的党委副书记,预计今年就会彻底卸下贵州大学校长的职务。郑强对此表示依依不舍,“有感情,要是再选择,我就不走了。对中国社会的深刻了解,对西部大学的深刻了解,对中西部教育存在差距的责任认识,这四年我满满的收获。”

  这一届任期的最后一年了,明年应该不是贵州代表,郑强对此表示,“我是浙江大学教授,我以东部大学教授呼吁同样可以起到很大的效果。观念的更新让西部学校受益最大,我希望我离开今后还有更多中国的教授或校长愿意到西部工作。”

编辑: 倪艳楠
关键词: 人大代表;校长;西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