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8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指出:北京市将于新学期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轮岗。会议介绍,目前,北京市已有东城区、密云区两个试点区,东城区将在本学年度实现干部教师轮岗不少于2000人,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干部教师100%轮岗。

一线校长教师谈具体工作:好老师志在四方,骨干教师流动将向教育薄弱地区倾斜

 

“特级教师、骨干教师还有很多干部都主动请缨前去带头,伙伴们的激情让我十分感动。”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王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已整整40年,尽管快60岁了,但只要有需要,“我还愿去轮岗支援。”

王欢介绍,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北京市就在进行一系列教育改革,教师流动已经“成为常态”,在史家教育集团将近600人的教师团队中,有超过200人在7个校区之间流动。王欢表示,接下来将在集团法人校、深度联盟校当中继续推进这一工作,保证每学科轮岗教师人数不少于200人,在课程、课堂、课后等工作中进行深度交流,同时展开培训,推动城乡教师一体化进程。

“好老师志在四方。”王欢表示,接下来将向东城区南片地区输送一些骨干教师,为老百姓提供更高质量教育。

罗景虹是北京汇文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刚带完高三毕业班的她马上要去永外校区任教初一,这给她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从高三到初一,学生特点不同,学情发生了变化,通勤时间也变得更长。如何让初中生更好衔接到高中?“这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罗景虹表示,轮岗对于教师的待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都有一定的倾斜,对她来说,轮岗既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也能带来一些“实际好处”。

教育专家陈志文:大范围流动暂不可能,轮岗改革要在困难重重中前行

 

“教师轮岗流动困难重重。”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向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陈志文认为,教育从客观上来讲是社会阶层流动的通道,教育公平是人们追求共同富裕、奋斗公平的起点,因此,不能孤立看待此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它与“双减”、学区房治理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联系密切。陈志文指出,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太好的借鉴样板,西方的教育理论家提出这一概念已经几十年了,但仅有日本做的“相对成功”,而日本与我国国情有不同之处。因此,我国仍需在实践中自己摸索,任重而道远。

“这次的举措非常接地气。”陈志文指出,学区间流动的做法很“务实”,不会给教师造成太多的客观压力,目前,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是不可能的。

陈志文表示,轮岗改革中还有:拉平收入差异、合理进行人事管理、解决教师实际生活困难、保证轮岗公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也要警惕教师失去“归属感”、强制化流动削弱优秀校长的影响力、教师轮岗交流后产生“水土不服”等情况。

有家长认为:“教育仿佛成了‘拆盲盒’,家长能做的只剩下祈祷。”对此,陈志文表示“非常不认同。”他说,一个学校之所以优秀,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源而非名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学生自己的努力才是教育成功的根本。

教育研究者熊丙奇:改革的关键是要破除名校情结,构建全员化、制度化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指出,“教师轮岗制度”其实并不新鲜。早在2010年,我国就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到了要建立这一制度,但初期尝试都是形式化或象征性的。但尽管如此,之前的试水仍是一次可以在试点过程中有的放矢、进行更为稳健的制度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教师需要改变心态。”熊丙奇指出,这一轮的教师交流轮岗是全员的、制度化的,而非选择性的,是教师的义务和职责。在此过程中,必须要解决教师管理和评价体系的问题。

在熊丙奇看来,改革推进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教师通勤、顾家等现实需求,扩大落实学校及老师的教育自主权,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避免教师出现“水土不服”“消极怠工”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将会实现由“学校人”到“系统人”的变化,在区域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并不存在归属感被弱化一说。

熊丙奇认为,以“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动教育公平的关键在于打破“名校情结”,以全员化、制度化的方式落地实施。

“不要用老经验来衡量这次改革,也不要用既有观念去套未来还未发生的事,国际上已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推进教育公平势在必行。”熊丙奇说。

监制:白中华

记者:杨昶

编辑:曹博 王天天 娜孜叶 刘晓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