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静观]整形手术

2018-07-07 19:44:00来源:央广网

  广州一名女子交费约9万元在当地“韩妃医学美容”整容,鼻子、下巴被整歪,在院方言语刺激下,她爬上8、9层高楼准备跳楼,后被消防人员解救;在相距不远的深圳,一名在美和医疗美容机构进行自体脂肪填充术等3项手术后出现身体不适的女性,今天凌晨被宣布死亡。

  美容整形,一笔毁誉参半的生意。“想开了”的人躺上了手术台,“想不通”的舆论却化为每一个悲剧故事下方“活该、花钱遭罪”和“世界那么大,非要天天盯着自己那张脸”的恶意评论。爱美是一种错吗?用自己的合法收入处置自己的身体,是一种错吗?与这两个明确的否定答案相对应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老话,和以“基因”“遗传”优势突出女性生育价值的说辞。夹缝中的整形者心态微妙,她们寄改变命运的希望于手术刀,又顾忌“动过鼻子”“填过下巴”的众所周知。

  于是,许多一掷千金的“外貌投资者”们,在公立医疗机构的规范流程、抢救条件,和私立医疗机构的效率、隐私保护之间,坚决选择了后者。公立医疗机构一定优于私立吗?未必。但对着一张沙发、一杯热水、一名导医就签下数万元至数十万元整形合同的求医者们,确定自己做了足够的功课,不仅了解医生资历,还有最基本的——医疗机构够格吗?我理解向美、向好努力的愿望,当这种“愿望”以整容的形式出现,“讳莫如深”却是危险的态度。2011年,法国PIP公司被曝使用工业硅胶制造隆胸用填充材料,全球约30万名女性受害。对这个在二三十年内迅速后来居上的行业,今天的“安全”或许会被明天的研究推翻;哪怕要成为潜在的小白鼠,选择一家不会一言不合就跑路的专业机构,不是更重要吗?

  逻辑简单如此:你怎么为父母寻找消化科主刀医生,就怎么为自己找整形医生。

  但在所有的提问之前,整形者们依照什么线索判定手术的必要性?常能见诸屏幕的整容受害者的控诉中,当事人常有歪斜身姿、毫无内容的表情眼神,以及逻辑混乱、词汇贫乏的叙述。恕我直言,除去“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的长期愿景,管理好自己的皮肤、牙齿、头发、指甲,观察自己静止和行动的姿态,了解穿衣搭配原则,练习得体谈吐,做到每一项仍然惨不忍睹者,再去正规医疗机构寻求整形医生的帮助不迟。

  相比漫长而痛苦的举铁,抽脂当然快捷;与数小时手术相比,依靠笨拙手段一点点自我提高的过程,并无诱惑力。蒙科技恩惠,整形手术成为可选的手段,但它替代的应当是不易克服的生理缺陷,而非勤力。为什么私立整形机构会成为医疗纠纷高发区?这是懒惰的传导:懒得做任何努力,只想以一场整容手术解千愁者,往往也懒得做任何努力,寻觅可靠的机构和医生。(记者沈静文)

编辑: 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