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库布其的呼唤】向沙漠要奇迹

2018-08-06 07: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鄂尔多斯8月6日消息(记者郑颖 宝音 金建军)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库布其”,蒙语意为弓上的弦。库布其沙漠处在黄河之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因此得名。库布其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它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曾经寸草不生、荒无人烟,被称作“生命禁区”、“死亡之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和沙区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百折不挠,三分之一的沙漠得到治理,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筑牢我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8-8-6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库布其沙漠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的成功样本。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将推出系列报道《库布其的呼唤》,今天请听第一篇《向沙漠要奇迹》。

库布其沙漠如今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得到治理。央广网记者张凯航/摄

  杭锦旗道图嘎查,库布其沙漠腹地。

  四十多年前,这里风沙漫天,寸草不生,农牧民们散居在沙漠中。道图嘎查老支书陈宁布说,从记事起,他就被沙子追着搬了无数次家。1980年,31岁的陈宁布眼看着亲手盖的房子被沙子压垮。

  陈宁布:让沙子压的,墙塌了,盖一个房子,(只能)住4-5年。一搬家肯定穷三年。

  在库布其,肆虐的流沙一度掩埋了成千上百座村庄。

  陈宁布:我们村一半人都搬走了。过去人斗不过沙,说起沙,眼睛一下就被堵住的感觉。

  “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

  陈宁布和乡亲们开始尝试种树,与命运抗争。不过,起步艰难。

  陈宁布:失败了好多次,风大了,不是压住就把底下给掏出来了,成活率也就是10%-20%。

  与沙博弈中,人的智慧在凝结。上世纪80年代中期,鄂尔多斯大胆改革,谁治荒、荒地归谁所有。这对治沙的陈宁布们来说,是巨大的激励。

  陈宁布:(随后)研究就做沙障,这个感觉还慢。最后的办法是150米打个梅花井,99%的成活率。

建于1999年全长115公里的库布其沙漠第一条穿沙公路。 央广网记者张凯航/摄

  在库布其,提到人与沙的对抗史,不得不提穿沙公路的修建。

  白富华:啊呀,那个不是难的问题,是生命,涉及到生命危险的事情。没有通讯,又没有路。

  1997年,时任杭锦旗交通局局长的白富华,带领技术人员头顶烈日,赶着毛驴走进沙漠腹地,勘测线路。历时三年,13万人的汗水铸就了一条115公里的油路,自南向北,硬生生将沙漠拦腰“劈断”。

  白富华:修了穿沙公路,改变了沿线2万多贫困人口他们的命运。人们思想才认识了,这个库布齐沙漠是可以治理。

  斗转星移,与沙的相伴相生中,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防沙治沙”、守护生存防线到“管沙用沙”、“绿富同兴”,库布其在探索。上世纪90年代末,在政府的主导下,亿利等企业开始参与治沙。

  敖特更花:我们当时的想法是企业他们过来是占用我们的草场……

  最初,像敖特更花一样,许多农牧民对企业的加入产生质疑。

  记者:那您怎么就相信(企业)开始带着大家种树了?

  敖特更花:几年以后,路两侧的树长得一年比一年多和绿,开始相信了。

曾经想逃离沙漠的敖特更花如今成了沙漠的守护者。央广网记者张凯航/摄 

  绿色渐渐锁住沙喉,怀疑渐渐变为信任。亿利集团组建起治沙民工联队,从公路两侧开始种树固沙。敖特更花也成为第一位治沙队女队长。

  敖特更花:当时老公也反对过,说你一个女人,成天在外头跑。可是2009年把树种活的时候,老公再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沙漠一点点变绿,敖特更花带领乡亲致富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敖特更花:沙漠里头肯定是吃苦,对我们来说,是顺其自然。沙漠里种树是给自己的儿孙后代造福。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库布其沙漠治理开启全新征程。如今,“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经营、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治理模式正在鄂尔多斯推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达拉特旗副旗长黄建军认为,这为他们科学治沙指明了方向。

  黄建军:因为沙漠也就是水库,过度的绿化以后,(树)就如小的抽水机(抽掉了沙漠水库里的水),我们还要遵循它的自然规律,让它可持续发展。

  曾经,钱学森和第一代植树治沙人、全国劳模宝日勒岱对话时提出,“沙漠能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今天,库布其给出肯定的回答。狂野的热沙、坚韧的沙柳、漫天的繁星……从战沙斗沙到与沙漠和谐共生,从“治沙防沙”到“绿富同兴”,库布其的呼唤在这片土地回响。人不负绿,绿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和治沙企业累计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沙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80年代的不到400元增长到2017年的15000元。伴随着沙漠生态改善和绿色经济发展,库布其治沙事业正拥有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编辑: 申明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