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蚌埠:从蜗居到安居 幸福不断升级

2018-08-16 09:59:00来源:蚌埠新闻网
  低矮的石棉瓦房子、极不方便的生活设施,这些是杨振国曾经的居住记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好,城市建设越来越现代化,一大批棚户区逐渐不复存在了,老百姓居住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居民楼,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的房子,这是现在杨振国一家的居住体验。
  一个夏日的午后,记者走进杨振国位于淮滨小区的家时,推开门一阵舒适的冷气迎面而来,雪白的墙面和洁净的地砖衬得整个屋子亮亮堂堂,女儿杨天正在屋里弹奏钢琴,夫妻二人正在客厅里看电视。
  “有的时候没啥事了,想想过去住的房子真是不能提,蚊子苍蝇硬往身上扑,做饭、睡觉、上厕所全部在一间屋里,一下雨就想着赶紧往家跑,锅碗瓢勺都要拿出来接水,到处漏雨,连枕头都是潮的……”杨振国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刚和妻子杨小梅在一起时,两人在前进路一带以每月20元的租金租了一间二十几平方米的石棉瓦平房。
  “冬天漏风、下雨漏水、夏天热得像个蒸笼,一躺下翻个身,身下就是个水印子。不过那时候大部分人都住着那种房子,我们俩在一起之前,各自住的房子也都不行。”杨小梅说,印象最深的是夏天晚上睡觉,两口子只能轮流睡,丈夫睡的时候她给他扇扇子,她睡的时候丈夫给她扇扇子,熬完一个夏天,两人都瘦了二十多斤。
  幸亏这样的日子只持续了两年,之后,杨振国借了2000元在张公山一带找了块空地,开始盖自建房,后来经济条件不断改善,他又在原先3间房之上加盖,家里有了6间房。房子宽敞了,屋子也都有了不同的功能分区,两人也终于迎来了女儿杨天的到来。这一住就是二十年。
  房子是够住了,但周边可没什么环境、配套设施可言。周围很多人陆陆续续开始买房子,杨振国夫妻俩也动过心思,努力工作,想自己攒钱买套房子。但俩人一开始收入不高,后来又双双下岗,还要供孩子上学,日子就一直过得紧巴巴的,买新房子的想法也就成了梦想。杨小梅告诉记者,那时候工资涨得很慢,两人每月的工资都只有几十块钱,夫妻二人下岗后,用制刷子的手艺开了加工作坊,但也仅够维持生活。
  这时,蚌埠市开始了城市大建设,有了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工程,一大批居民迁入新居,杨振国和杨小梅终于看到“出棚进楼”的希望。根据政策,签了动迁合同后,就能拿到拆迁款,考虑到孩子在朝阳三小上学,夫妻二人用拿到的拆迁补偿款就近在胜利西路上买了一套楼房,用剩余的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买了一间小门面,还从银行贷了点款。
  去年3月,夫妻二人住的房子再次面临征迁,虽然有些不舍,但两人还是愿意服从大局,签了合同,拿了补偿款在淮滨小区买了一套面积更大的房子。“小区门口就是车站,商场超市都不远,出门锻炼也方便。天气好,我就跑远点到大坝下面去打拳,天气不好,我就在小区里,楼下就有健身器材,早晚都热闹。”杨小梅说,虽然这不是新小区,可是地理位置不错,而且各种设施也很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认识了不少新邻居,结交了一些朋友,前几年还去上了老年大学,整天唱唱跳跳,觉得日子越过越有意思了。“要不是住得好了,日子过得舒坦了,谁能有心思去上老年大学?”杨小梅说,渐渐上了年纪,她和老伴已经在考虑,如果再换房子,要换一套电梯房,方便出行。
编辑: 赵家慧

从蜗居到安居 幸福不断升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好,城市建设越来越现代化,一大批棚户区逐渐不复存在了,老百姓居住环境也在不断改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