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纪念 > 正文

纪念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周年
2012-06-21 12: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意味着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即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提出过的全新课题,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就意味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往的市场经济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公有制怎样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呢?经济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关键在于找到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从改革开放伊始,各个方面都在努力探寻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先后实行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已有一些经济学家主张采取股份制代替普遍实行的承包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逐渐在各地兴起。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肯定了社会主义也可以采用股份制这一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推进公有制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可以使公有制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因此,将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现代公司,就可以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不仅可以在国内同各种企业展开平等竞争,而且可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可见,通过实行股份制,我国公有制特别是国有企业找到了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和途径。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不是简单的外部结合,而是互相渗透的内在结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须适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努力防止私有制市场经济通常会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宏观调控、注重公平的分配政策和财政政策,能够避免或减少包括贫富两极分化在内的市场经济的种种弊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须适应市场经济,国有企业等公有制企业要通过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使自己成为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在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中继续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责编:李江雪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精彩图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