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记者手记 > 正文

[“走转改”体会]河北:转身向海
2012-10-17 14:02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对河北,一直的印象只是京畿重地,这趟河北行,印象最深的却和海洋相关。河北有三个地级市临海,秦皇岛、唐山、沧州,这次走转改,我们去了两个。唐山和秦皇岛的发展思路截然不同。

  感触更深的在秦皇岛,夏天去看海,可能北京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北戴河。不过,这几年,北戴河的海水水质却不那么尽如人意。今年到过北戴河的游客,都明显感觉到海水更蓝、更清澈了——7月1号之后,全部在二类以上,其中70%达到一类。和秦皇岛市领导座谈,提到这一点,他们也颇为自豪。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源于发展思路的调整。

  “旅游立市”——这是秦皇岛的战略思路,前提就是保护好海洋环境。为此,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启动,截至目前,已经关停了200多家污染企业。正如秦皇岛市副市长马宇峻所说,他们认为海洋的污染70%以上来自陆地,所以改善海洋环境就得做到两点,一管好陆地垃圾,二选好布局的产业。先来说产业,类似于PX项目,或者不少沿海城市青睐的重化工项目等,秦皇岛一律拒绝。当地还创出了“河长制”和“片长制”。15条流经秦皇岛的河流,每条都有一名副县长担任“河长”,哪条河污染了,都要向“河长”问责。“片长”看的是陆地上的垃圾,如果没有看好,流进了河里,自然也要问责。

  哪个沿海城市批准了PX项目,哪个沿海地区上了污染企业遭到抵制,这样的新闻已经不再新鲜。在去秦皇岛的前一天,走转改采访团是在唐山,也粗略见识了曹妃甸新区的规模,与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唐山的重工业基础好,以建设新区为契机,以海洋资源为依托,唐山的发展,自然选择了转型之路。这样的选择,倒是并不意外。反而是秦皇岛,愿意“放下工业”,围绕保护环境布局产业,已经拿出行动,关停了污染企业,他们的选择,还是让我有些震动和感动。“还大海本色”,不是句简单的口号,得经历多少纠结,才能有这样的决断,过程中,又会有多少利益的碰撞与情感的反复,时间有限,听到的、实际看到的,都很有限,在和其他地市横向比较GDP时,可能秦皇岛的排名未必在最前面,希望此时,领导们依然能坚守。治理好环境当然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见明显成效,难就难如何坚持。无论何时,希望这个海滨城市能依然如此。

  保护生态不光是秦皇岛发展的指针,已经成为当地人的自觉行动。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位名叫王惠远的77岁的老人。他是秦皇岛市小有名气的画家,从小在海边摸鱼摸虾,前些年却发现海水质量越来越差,鱼虾不仅个儿小,一些品种甚至有绝迹的危险。王惠远老人拿出自己的积蓄和卖画的钱,全部买了人工礁石投到选定的海域,从1997年至今,每年如此,坚守换来了成效,断了16年的尖蟹和梭蟹又上了餐桌,一些以前很难见到的海洋鱼种明显增多。从一个人到整个城市,生态保护,正在进行。(作者:中国之声刘黎)

责编:涂傲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