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成长历程 > 正文

景海鹏考飞行员一天学会游泳
2008-09-25 08:46   来源:《广州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
    

  24日傍晚,听到景海鹏正式成为航天员的消息,父亲景靠喜高兴得唱起了当地的蒲剧。23年前,景海鹏离开了家乡,为了他的航天梦奋斗至今,如今,人们将一起见证他的梦想的实现。

  从小话不多但心里很有主意

  景海鹏的父亲景靠喜最近老是睡不好。24日凌晨,天还没亮,他就起床了。这两天,他有些上火。从9月4日起,家里就陆陆续续有记者采访,有时一天有好几拨。景靠喜忙得连家里的棉花都来不及收。他的老伴儿王珍玲本来就爱干净,这两天更是没有闲着,在二儿子和小女儿的帮助下把家里打扫了一遍又一遍。

  这是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正房坐东朝西,院子里种了枣树、剑麻、石榴和辣椒。为了电视直播需要,两棵枣树进行了修剪。为了庆祝而准备的烟花和横幅放在旁边。景家门口还挂起了两盏大红灯笼。大门顶上写着“凌云”两个字,寓意吉祥。门口的小巷子两端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外来的人来这里必须要有当地政府开的特殊证明。

  景海鹏家位于晋西南运城市杨家卓村。运城是关公故里,公路上还挂着关公祭典活动的横幅,景海鹏就读的解州中学旁边就是关帝庙。

  景家是杨家卓村里唯一一家外姓,以前家里的条件并不好。景靠喜读过高中,是村里的秀才,为了给3个孩子按时交上学费,他十多年来一直靠走街串巷叫卖自家扎的笤帚赚钱。过去,他每次都拉着平板车从300里外买来待加工的高粱秆,步行一天一夜后回到家。

  景海鹏是家里的长子,在弟弟景海龙眼里,小时候“他就喜欢在那间黑咕隆咚的小房子里琢磨事情”。王珍玲说,景海鹏的性格随她,心里有事不说,但是很有主意。

  靠辣椒和红薯干念完高中

  初中毕业,景海鹏考上了当时的省重点解州中学。景海鹏家里当时只有一辆自行车,是景靠喜用来卖笤帚的。而解州中学离景海鹏家有70里地,怎么上学、怎么吃饭都是问题,所以家里人当时并不同意。但景海鹏还是坚持了下来。“我自己带馍去。”有一天下着大雨,景海鹏拿了个铺盖卷,带了馍和咸菜,直奔学校。

  高中3年,景海鹏就靠着每周从家里带来的辣椒和红薯干完成了学业。

  高中住校的景海鹏,就像一只小鸟,离开了家,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李昌是景海鹏在高中时代最好的朋友。

  那时是上世纪80年代,学习条件艰苦。在李昌的记忆里,景海鹏很能吃苦,“再困难也不会和别人说”。他和景海鹏一个宿舍,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每个人睡觉能占的宽度不超过48厘米。每天晚上9时30分熄灯后,很多人都会点着小灯加夜班学习。

  惦念家人也会号啕大哭

  解州中学当时就有向空军输送人才的传统。高二时,保定航校在解州中学招考飞行员。景海鹏动了去部队的念头。但是王珍玲并不同意。“太危险了。”然而,景海鹏还是去报了名,成为当年唯一一个顺利进入空军队伍的学生。

  1985年,景海鹏入伍,到了河北保定。他的好友万融当年和景海鹏一起报名参军,因为身体原因被刷下来。

  万融说,景海鹏很能吃苦。当时,要成为飞行员,必须要学会游泳。景海鹏只剩下一天的时间来准备,而他根本不会游泳。“那次是下午训练,到了傍晚,他已经游得很不错了。我最佩服的就是他那股坚强劲儿。”

  景海鹏1990年航校毕业以后就到飞行部队,然后一直在无锡机场。1998年1月8日复选,他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从1985年离家至今,景海鹏只回了两次家,一次是结婚,一次是2005年回家探亲。

  景靠喜和王珍玲最后一次接到景海鹏的电话是奥运会开幕式那天。“他打电话来让我们看开幕式。我们这消息闭塞,要是他不提醒,我们可能就去地里干活了。”

  平时,景靠喜和王珍玲几乎不给景海鹏打电话。“每次都是他打过来,说上几分钟。他太忙了,总是在训练。”

  “不是他不想回家,他太忙了。”万融说,每次他送景海鹏,大家心里都不好受:“有一次他号啕大哭。”

  景海龙说,每次他给哥哥发短信,景海鹏的回答都很简单。但景海鹏对家里的惦念是没有断过的。参军在外20多年,景海鹏每年都往家邮寄两回钱,每次3000元;每年中秋,他也都会提前捎月饼回家。景海龙说:“我哥和我说过,我们有分工的。他顾大家,我顾小家。”

  特派记者李颖

  本报运城9月24日电

责编:关宇玲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相关新闻

精彩图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