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先进风采 > 正文

勇往直前
——记黄骅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马兴锋
2012-09-06 20:2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打印本页 关闭
    

  2009年3月2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黄骅市非法售油问题后,上级派出专案组进驻。当时黄骅市纪委书记尚未上任,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马兴锋主持市纪委监察局全面工作。他被派往专案组,协调联系专案组开展工作。连续一个月,他未离开办案驻地一步,及时掌握、汇报办案进展的最新动态,并在如何划定调查范围,框定谈话人员,定量、定性处理的问题上,积极向专案组提出中肯、可行的建议,既服务了案件查处,方便了领导决策,又在很大程度上为“黑油”事件涉案单位、涉案人员的正确处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黑油”事件后,马兴锋当即组织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廉政教育宣讲活动,切实起到了查处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的良好效果。“黑油”事件的妥善处理,使得黄骅市广大干部群众迅速从阴影中摆脱出来,调动了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2005年以来,黄骅市纪委、监察局共查处各类违纪案件636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在受到处分人员中,有8人是马兴锋的亲戚,21人曾是马兴锋的直接下属。有人说马兴锋大义灭亲为露脸、为树权威,他听了只是一笑置之:“如果我讲了亲情,开了口子,落了好人,党的原则何在?!”

  面对群众,他说:“经常走出去,才能了解真实情况。”

  “丁零零……”2010年7月的一天,黄骅市“阳光热线”电话一早便响个不停。作为一档市民与政府的连心直播节目,黄骅电台“阳光热线”被黄骅市老百姓称为身边的“焦点访谈”。“你们还能不能给老百姓办点正事?!”电话里的声音很急躁。马兴锋正在收听直播节目,马上注意到这个电话。原来,市民老王反映他所居住的小区断水,向有关单位报修后,一直没有抢修。马兴锋闻讯立即带领市环境办工作人员,要求市水务局、市城建局主管领导,市自来水公司负责同志到投诉人所在小区现场办公。结果,管道当日便修通,有关责任人受到党内警告、行政告诫,市自来水公司在第二天的“阳光热线”栏目中向全体市民道歉。为此事,有人怪马兴锋小题大做,他却满怀深情地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党的纪检监察干部就要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2009年是河北省“干部作风建设年”。2月,黄骅有网民对市里一些部门的工作作风、机关效能等问题颇有微词,马兴锋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通过广泛调研,马兴锋掌握了这种现象确实较为普遍存在,当即组织了10个联合检查组,采取部门巡视、门口暗查、走访座谈等不同方式,对全市各乡镇和各部门明察暗访,重点对工作日中午饮酒、工作时间不务正业、工作状态“懒散慢”等问题进行集中检查。检查过程中,对存在的65个问题全部纠正到位。随后,黄骅市通过电视现场直播的方式召开全市三级干部大会,对违纪违法的22人及相关的12个单位进行公开处理。此次会议设立100多个分会场,全市数万干部群众现场参加或收听收看会议实况。这次会议在当地引发了强烈反响,全市干部作风焕然一新,网民更是一片称赞。

  2010年3月,有群众投诉称在某局办理房产过户手续三年未成。马兴锋接投诉后迅速介入,仅用半天时间就办结相关事宜。“三年未果,一朝办结”的启示,触动了马兴锋的心弦。一个月后,全市152个职能部门以及重点所、站门口都在醒目位置设立了一面“温馨提示牌”。提示牌上公布了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对办事过程中出现的服务质量不好和办事效率不高以及吃拿卡要等问题进行举报。“温馨提示牌”的设立,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几年来,黄骅市采取的纪工委派驻工业园区、开通外来投资者“绿色通道”、开通视频点播和电台“阳光热线”等一系列创新举措,都来自于马兴锋认真挖掘“制度加科技”的优势,来自于他心系群众、立足治标、着眼治本的广阔思维,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称赞。

责编:邹佳琪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精彩图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