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问答香港 > 正文

对话彭清华:“一国两制”取得巨大成功
2012-06-29 15:06   来源:人民网    打印本页 关闭
    

    7月1日,我们将迎来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这15年,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15年,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15年,是两地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两地同胞了解不断加深的15年,是创造崭新历史的15年。

    6月1日,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主任彭清华接受了记者采访。一个月后,人们将迎来香港回归15周年。对彭清华来说,配合特区政府做好有关庆典活动的筹备工作,是当前的大事,也是喜事。

    当然,喜悦还源于,世界银行对183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最新排名中,2012年香港排名第二位;香港连续18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刚刚公布的《201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连续第二年荣登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榜首……

    在彭清华看来,这些成绩是给香港回归15周年的最好献礼。

    香港经济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记者:回归15年来,香港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彭清华:2011年,香港人均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2.4万美元增长到3.4万美元。在2004年到2011年的8年间,香港经济平均增速达5%,是同期其他发达经济体平均值的两倍。

    除了数据,有几个现象也能说明问题:一是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刊登题为《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预言回归后香港将日渐衰落;回归10年后,还是《财富》杂志,在2007年发表题为《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承当年的预言完全错误。二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被国际投机势力列为狙击对象;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香港却成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资金的避风港。三是上次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经济连续几年处于低迷状态;而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香港经济不过一年多就走出低谷,实现强劲复苏,公共财政持续增长,失业率降至历史低点,应对经济风险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明显增强。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所说,香港回归15年来的发展变化,证明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央政府一贯全力支持香港发展

    记者:回归以来,内地对香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彭清华:香港能取得今天的经济成就,是香港同胞善于抓住机遇、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祖国的大力支持。上世纪60年代,国家就建设东深供水工程,为香港提供稳定价廉的鲜活食品和淡水供给。70年代石油危机,香港人心惶恐,中央政府扩大了国产石油供港,雪中送炭,帮助香港渡过了难关。80年代内地改革开放,香港制造业北移,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奠定了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应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的要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全力支持香港的发展,特别是在推进两地经济合作与交流方面,1998年广东省和香港特区政府建立了“粤港合作联席会议”机制;2003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与特区政府签署了CEPA及8个补充协议,推出了对原产地为香港的产品全面实行零关税、对港开放47个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允许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等重要举措;2011年3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将港澳单独成章,进一步明确了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去年李克强副总理访港期间,宣布了中央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促进两地合作的“36条”政策措施。这些举措,为两地经济合作与交流建立了制度框架,搭建了政策平台,有力地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回归15年,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如此大力度、高密度、宽范围地出台支持香港发展的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重视和对香港同胞的关怀。

“惠港”政策不是单向“送大礼”

    记者:有人把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形容为“送大礼”,对于这一说法,您怎么看?

    彭清华:“送大礼”的说法,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同胞对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赞誉之情。但客观地讲,这些政策措施不能简单地看作单方面的“送礼”,它既是香港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在积极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和内地企业最大的境外融资中心,是内地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出口通道。截至2011年底,港资企业在内地投资总额累计5267.1亿美元,占同期内地吸收境外投资的45.1%,港资企业在内地吸纳了数千万劳动力就业。1993年以来,内地企业通过在香港上市,累计筹资31946亿港元,不仅筹集了发展资金,而且对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跃升和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内地与香港的合作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与以前偏重于引进资金和项目的情况相比,现在内地省市到香港招商,洽谈服务业交流合作的多了,考察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多了,开展人才引进与培训的多了,联合进行海外推介的多了,利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多了。这说明,在内地的发展中,香港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多了,扮演的角色更加丰富多彩了。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既体现了中央坚决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决心和诚意,也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是利国利港、互利共赢的。

    摩擦并非主流,融合大势所趋

    记者:前段时间,在两地往来中出现了个别摩擦现象,比如内地小童在地铁上进食、个别学者发表情绪化言论、“双非”孕妇赴港产子等问题,引起两地民众的广泛关注。对此,您怎么看?

    彭清华:我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客观原因,不必大惊小怪。两地有着不同的历史境遇、文化氛围、社会制度、法律制度和生活方式,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本地人和外地人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了一些矛盾,这是很多地方在不同时期都存在的现象。去年,内地访港旅客已达2810万人次,相当于香港常住人口的4倍。如此大规模的人员往来,有一些摩擦在所难免。这些矛盾和摩擦,绝不是两地交往的主流。

    我认为,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是要正确看待和尊重彼此差异,相互体谅,相互尊重,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二是要理性做好疏导工作。对一些偶发事件要客观解读,理性分析,积极疏导,而不要意气用事,无限放大,火上浇油,甚至因噎废食。三是要完善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譬如,因个别香港导游逼迫内地游客购物引发争执后,两地旅游主管部门搭建联合规管机制,使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又如,特区政府与广东省就防治内地孕妇“冲关”赴港分娩进行商谈,联合采取了一些措施,这种现象已初步得到遏制。
    两地深化交流合作是大势所趋。记得回归前我曾到过香港,那时商场的营业员、出租车司机普遍不懂普通话,内地人到香港,外出观光、购物都很不方便。现在,大多数营业员、出租车司机会讲普通话,内地也有不少年轻人会听或会讲广东话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回归以来,两地人员往来更加密切,各个方面和交流日益增强。每当香港经济民生遇到严重困难的时候,中央政府和内地民众都及时出手相助;每当内地同胞遇到严重自然灾害的时候,香港市民无论男女老幼、富贵贫弱,都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这充分体现了两地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因此,不能因两地交往中发生一些个别事件去夸大矛盾,否定两地合作交流的巨大成果,也不会因此而改变两地经济发展融合的大趋势。

作者:李章军

责编:何懿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相关新闻

精彩图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