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相关链接 > 正文

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良好风气
2012-10-18 10:23   来源:中国反腐倡廉网    打印本页 关闭
    

  良好的风气能够营造扶正祛邪的浓厚氛围,能够产生扬善抑恶的重要作用。“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古人云:“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这里说的“风俗”,就包含风气之意。风气是一种来去无形、无色无味,却关乎人心善恶、世风好坏、事业成败的巨大力量。风清万物欣,气正百业荣。风气问题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党风问题尤为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一个机关、一个单位的“风气”也是如此。“风气”正,则容易形成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共创辉煌的氛围,可以在成功的道路上继续走向成功;“风气”不正,即正气不足,邪气上升,歪风盛行,会腐蚀人的思想,浸淫人的心灵,扭曲人的信念,丧失人的斗志,就可能导致干部互不服气,相互掣肘,最终日渐西下,可以在原来成功的道路上一步步滑向深渊,走向衰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常说,风气好,人人受益;风气不好,人人受害;端正风气,人人有责。 “风气”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工作成败,关系着事业的盛衰。作为领导干部,抓风气建设,塑造高风亮节美德,营造清风正气环境,宽松经济发展大势,显得尤为必要、重要。

  优良风气是党的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胜利,改革、开放,执政、发展,靠的是什么?从一定意义上讲,离不开党的优良风气。党的优良风气,是一种精神力量、政治优势。在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华侨陈嘉庚关心国事,善于从风气上看政治,看优势。他到重庆,蒋介石用100银元一桌的山珍海味招待他;到延安,毛泽东用南泥湾生产的大豆做的豆腐和自己种的青菜招待他。他从山珍海味与豆腐青菜看出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两种不同“风气”,回到南洋后向侨胞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人家问他为什么,陈嘉庚说:“重庆国民政府是前线吃紧后边紧吃,延安毛泽东同志与官兵、百姓同甘共苦”。后来的事实证明陈嘉庚的预见和判断是多么的准确、正确。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在陕北看到共产党的领袖和红军将士官兵一起,协手并肩,不怕困苦,于是,斯诺预言断定:这是大有希望的“兴国之光”。由于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众志成城,正是靠的这种威力无比的政治优势,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直到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天,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困难、新的挑战、新的环境,我们要传承、发扬光大党的这种政治优势,高扬艰苦奋斗的旗帜、高扬清风正气的旗帜、高扬“两个务必”的旗帜,全心身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优良风气是一种雄厚资源。 “源澄而流清,源浑而流浊”。优良风气是持久的精神支柱、资源。风正则气顺,气顺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苦不怕累不怕,就怕社会风气差”。“风气”,对它观之、辨之、品之、味之,好似看不见、摸不着、无味道、无感受,不过它像空气一样,天天在你身边、在你周围、在你生活的环境中,你每天都在感知它。由于它是一种精神资源,无时无刻不在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身处风清气正的环境,能聚人心、出人才、兴事业,给人带来安全感、温馨感、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无价的精神财富,有利于人们的学习、工作、干事、奉献、为民、创业,有利于我们“福润事业、利泽长远”。但是也应看到在时代条件深刻变化、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使命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风气建设面临的情况和问题也日益复杂多样,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表现为:指导思想不端正,政绩观不纯,形式主义、报喜藏忧、欺上瞒下,甚至弄虚作假;用权不公,侵害基层利益,特别是在处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敏感问题上,存在不阳光、看关系现象;奉行好人主义,原则性不强,对违纪违规的人和事不敢抓、不敢管,迁就照顾等等。我们在认清优良风气是一种资源的同时,更要充分认清不良风气对社会、对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带来的毒害、危害、侵害。对党内外滋生的种种不良风气要多措并举、内外兼顾,下大力气加以纠正;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干事,用过硬的思想素质和良好的形象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优良风气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力量。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努力营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风清气正环境。”“风气”是社会生产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反映或体现,其状况如何与能否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息息相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国家风清气正,就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和一种心情舒畅的环境,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一种持续不竭的动力。作为一个地方或部门的物质条件尽管差一些,软环境一时上不去,但只要风正、人心齐、热情高、干劲足,就能弥补物质条件的“先天不足”而得以平稳健康发展。否则,风不正则理不公,理不公则气不顺,气不顺则劲不足,劲不足则事不成。所以,风气正才能促进科学发展。社会风气不良甚至败坏,就会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我们在着眼科学发展中,要从端正“风气”入手,切实把“风气”搞正,从而去更加自觉、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动实践,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优良风气为科学发展提供助力,充当引擎,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保证。对此,我们要把“风气”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上抓紧抓好。

  良好风气是贯彻以人为本的保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共产党人执政的本质要求,反映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表明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责任。领导干部要深知,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对全党来讲,要充分体现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上,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体现在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上,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对领导干部来说,要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受的各项权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风气乃领导干部做官从政的元气,是机关、单位、部门思想政治素质反映的“晴雨表”,只有风气正才能做到以人为本,风气正才能人心齐事业兴。应清楚明白,不良风气一旦蔓延就会败坏思想作风,以人为本就会落空,科学发展就会流于形式。各级领导干部应高度警惕,切实把风气建设抓紧抓好。在工作中,应持续深入地抓好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和党纪法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砥砺政治品质,培育高尚情操,弘扬优良作风,严守政策纪律,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弘扬新风正气、惩治歪风邪气的鲜明导向,以领导示范作用、来带动良好风气的深入、健康、文明发展,并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锤炼坚强党性、坚持秉公用权、严格遵规守纪。(作者系河南省周口市黄泛区地方税务局局长)

责编:李逢静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