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新闻中心

头条 | 要闻 | 央广·策 | 今日锐点 | 图站 | 调查 | 滚动

 首页 > 新闻中心 > 琼岛采风

全国网媒看东方:建设花梨之都 推进生态旅游

2011-11-23 22:11   来源:南海网    打印本页 关闭

    

  

东方市委书记宋泽江向全国网络媒体做东方市旅游推介(南海网记者 张茂 摄 )

  在收藏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花梨看中国,中国花梨在海南,海南花梨数东方”。11月23日下午,“畅游国际旅游岛”——2011全国网络媒体海南行大型采访活动团来到了有“花梨之乡”盛誉的东方市,参观花梨根雕园、东方珍稀树种培育基地及东方花梨木根雕艺术馆。

  东方花梨蜚声中外 价值800万元花梨木供桌引围观

  东方花梨木早已声名在外,其珍贵程度,或许很多人也熟记在心,甚至能说上一小段。然而,当网媒行记者、编辑一行走进东方花梨木根雕艺术馆——根宝斋时,还是被里面的艺术精品所震撼所吸引。

  在店面仅100多平米的根宝斋里,摆放着数百件由花梨木创造而成的艺术品,据介绍,这里的海南花梨工艺品、根雕、根艺等展品,均为利用原始森林中的海南花梨枯腐烂树根或枯木断根创制而成,不仅形式多样、题材丰富,而且充分表现出根艺美术的天趣美,是人类利用自然界自然材料还原自然和提高自然美的创作艺术手段,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艺术。

东方珍稀树种培育基地长势良好的花梨木(南海网记者 张茂 摄 )

  而在根宝斋的一隅,一张来自明代的简易花梨木供桌引起了大家的围观,原来,这就是曾在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中,被专家估价价值800万的那张花梨木供桌。

  据了解,目前,东方市正在全力发展花梨产业,计划利用资源优势,把东方市打造成“中国花梨之都”。自2010年启动“花梨之乡”建设工程以来,东方市已陆续在全市范围内(包括山区、乡镇、生态村等地)种植海南黄花梨360万株。

  在东方珍稀树种培育基地, 网媒记者被珍稀古木制成的椅子所吸引,纷纷坐在上面拍摄留念(南海网记者 张茂 摄 )

  在23日下午6点举行的东方旅游资源推介会上,东方市委书记宋泽江向全国网络媒体做东方市旅游推介时说,未来五年里,东方市计划每年种50万株海南黄花梨,将建成5个花梨文化镇和51个花梨生态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将市内的港务中学、民族中学、八所中学等建成“花梨校园”,打造黄花梨品牌和产业。

  看珍稀树种培育基地 品“海底世界”根雕艺术

  东方珍贵的树种不仅有黄花梨,还拥有很多濒临灭绝的珍稀树种。在东方大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在珍稀树种培育基地,网媒代表们见到了很多从没见过的珍贵树种。大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进行珍稀树种收集、培育、种植的公司,他们拥有自己的珍稀树种培育基地。该基地占地30亩,种有50多个种类的珍稀树种,其中包括金丝楠木、海南黑格木、坡垒、黄胆木、母生、海南紫荆木、香楠、莺哥、见血封喉等。

  工作人员向2011全国网络媒体海南行大型采访活动团介绍东方珍稀树种培育基地的金丝楠木(南海网记者 张茂 摄 )

  为了寻找濒临灭绝的珍贵树种,大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板周江带领自己的员工在东方翻山捣江,多年来收集了众多珍稀树种。这么多珍贵树种来之不易,培育更是艰难,湖南红网的代表谭文平不禁感慨,东方市对珍稀树种的极强保护意识令人敬佩,“有些珍稀树种不仅仅在东方、在海南少见,甚至对于全国全世界都是极其罕见的,我们作为媒体其实更应发挥自己的宣传作用,呼吁更多的人来保护这些珍稀树种。”

  在现场,还展示了100多件精美的阴沉木根雕,有媒体记者将其称为“海底世界”的根雕艺术品。“鬼斧神工。”这是中国日报网编辑赵思远对这些根雕的评价,阴沉木是一些名贵古木在江河湖泊的古河床、泥沙之下历经千百年的磨蚀造化而成了,极其珍贵。赵思远说,“或许我们并不能真正懂得这些根雕的可贵之处,但就其稀有的一面,就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保护。”

红网记者在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南海网记者 张茂 摄 )

  东方市委书记宋泽江说,在国际旅游岛的开局之年,东方人民用感恩自然、回归自然,拯救保护黄花梨等珍贵树种的实际行动,将进一步推动海南生态省建设的步伐。“一个有着历史厚重和现实感的‘花梨之乡’,必将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东方,海南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业基地

  据了解,东方城区依八所港滨海而建,大型深水天然良港八所港通四海而达三江,高速公路、西环铁路横贯市区,北距海口210公里,南接三亚1小时路程,中海油商用直升机空中穿梭,形成公路、铁路、海港、航空等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全国网络媒体记者们在东方根宝斋进行采访拍摄(南海网记者 张茂 摄 )

  油气、化工、生物能源高科技项目崛起新兴工业园区,水电、火电、风电等大项目陆续建成,东方已成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业基地。

  近年来,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强力推进,东方市南联三亚城市经济圈,开始抢占融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以发展对越边贸为突破口,以商贸带动旅游,以旅游推动商贸发展,着力打造中国(东方)—东盟商贸旅游度假区。(杨隽莹)

责编:时晨中国广播网

相关新闻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