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央媒报道

农民日报:农村沼气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广网 2011-01-06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农村沼气投入最大、发展最快、受益农户最多的时期,农村沼气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入建管并重、多元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新时期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被中央领导誉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最有效、最普遍的两大行动之一,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以来,中央累计投入农村沼气建设资金达212亿元。在中央投资的带动下,农村沼气建设数量不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沼气功能进一步拓展、沼气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秸秆集中供气沼气工程、农村中小学校沼气工程等多种模式的建设格局;以沼气装备、沼气施工、沼气科技、沼气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沼气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秸秆沼气技术、沼气工程控制自动化、沼气发电、沼气工程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等均取得重大突破。

  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预计至2010年底,全国户用沼气将达到4000万户,占全国适宜农户的33%,各类沼气工程超过6万处,其中养殖小区等小型沼气工程2万多处、大中型沼气工程4700多处,受益人口达1.55亿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国沼气生产工达27万多名,各类沼气生产和服务企业4000多个,实现年产值260多亿元。

  农村沼气上承养殖业,下启种植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生活,综合效益十分显著。既为农民提供优质生活用能,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又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了低碳经济发展。农村沼气年产量达164亿立方米(约为全国天然气年消费量的13%),相当于替代1840万吨左右标准煤,可减排二氧化碳5000多万吨,有利于促进全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实现。农村沼气年均生产有机沼肥近4亿吨,通过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菜、粮、茶)”、“四位一体”和“五配套”等能源生态循环模式,可减少20%以上农药、化肥施用量,改良土壤8000万亩,提高农产品品质,推动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仅沼气施工和服务网点就能使30多万名农民实现就地转移就业。按一户沼气池年均减少燃料、用电、化肥等

  支出1000元、建设一户户用沼气池需支付工资400元计,4000万户用沼气年可实现节支增收400多亿元,“十一五”期间户用沼气建设为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88亿多元。同时,农村沼气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以及消除疾病传染源、降低疫病发生率等方面作用日益突显。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央将进一步加大农村沼气投资力度,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户用沼气补贴标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向农户集中供气大中型沼气工程支持力度,发展“产业沼气”,不断提高沼气发展的综合效益。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农村沼气发展正从解决农村能源和环境卫生的需求向在改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转变,从户用沼气建设为主向户用沼气与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并重转变,从分散建设管理向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转变,迫切需要在政策、技术、服务、规范以及统筹协调上确定新的原则和措施,以利于农村沼气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农业部将按照国家发展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围绕“巩固成果、优化结构,建管并重、强化服务,综合利用、提高水平”的思路,把农村沼气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系统工程,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促进农村沼气发展上规模、上水平,让更多农民受益。

  同时,进一步加强沼气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后续服务管理,建管用并举,确保沼气综合利用效益的全面发挥;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研究建立对沼气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围绕沼气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加快技术转化,全面推进沼气产业化;进一步加强沼气国际合作交流,借鉴德国等沼气发达国家经验,开展沼气工程终端补贴和先建后补改革试点,调动养殖场业主和社会资本投入沼气工程的积极性,推动农村能源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责编:李逢静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