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泉市委书记谢海接受记者采访

阳泉照片选\站在北山公园顶部看阳泉的城市远景
痛定思痛之后,阳泉为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打造中国鲁尔区,建设太行明珠城”。如今,在阳泉的桃河公园中心地带岸边的一座大楼上,这个目标赫然写在一块大牌子上。为什么提这样一个目标?谢海说,他专门考察过德国鲁尔地区的情况,很多地方和阳泉相似,两个地方都是资源型城市地带,都是靠资源开采开发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也都付出了惨重的环境污染代价。鲁尔的经验就是在资源濒临枯竭时及时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转型,整个地区的资源型城镇联合起来共同治理环境污染,形成产业联盟和城市联盟,形成完整的新型产业链条,使经济找到新的增长点。阳泉也是这样的情况,所以就可以借鉴鲁尔地区的经验。
为了这个目标,阳泉第一步做的就是淘汰落后生产力,迅速寻求产业升级转型。绵阳市下定决心,拆掉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小煤窑,拔掉污染严重的烟囱。2005年,阳泉推倒1100多座倒烟窑,代之以煤气为燃料的隧道窑。从2002年起,阳泉就连续实施了五期热点联产工程,拆除烟囱500多根,市区集中供热率达到70%以上,一年减少灰渣排放9.6万吨、烟尘排放1.1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4600吨。与此同时,阳泉加快了对能源产业群、新型材料产业群、铝工业产业群、机械制造业产业群、化工业产业群、现代服务业产业群的培植力度,实现产业结构由单一主导型向多元主导性转变,加快对信息、环保、生物、科技、服务等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从2006年至今,在推进产业升级和调整经济结构方面,阳泉共实施项目203个,累计完成投资185.4亿元。2008年上半年统计表明,阳泉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煤炭工业占工业总投资比重由去年的46.7%下降为28.2%,而制造业同比增长94.4%,电力投资增长176.7%,新型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8.2%。这些投资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结果就是环境污染的大幅度下降,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的迅速改善。与此同时,阳泉趁机加快了城市环境改造和建设的步伐,每年投资两个亿,将原来的矸石山改造成了欧式风格的“北山公园”,公园地势呈阶梯式,每一阶都有不同的风景,漂亮的欧式大门廊,神态各异的天使雕像,宽阔碧绿的草坪,水花四射的喷泉,使这个昔日常年自燃冒烟的矸石山变成了风景秀丽的广场花园,成为市民们喜爱的休闲活动场所。穿城而过的桃河过去是一条又黑又臭的污水沟,经过这几年的治理,这条季节性河流在夏季再也不是昔日熏得人们不能呼吸的臭水河了。河水依然是工业用水,但都经过了净化处理,两岸种了花草树木,开辟出广场花园,也成了市民常来游玩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