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嘉兴9月20日消息(记者 姜頔 通讯员 史意)品味非遗之美,迎接亚运盛会。距离杭州亚运会开幕还有3天,嘉兴秀洲迎亚运氛围愈发浓厚。麦秆画、农民画、棕编手艺……一件件亚运主题的非遗手工艺品承载着非遗传承人的亚运祝福,一起来看!

当亚运吉祥物邂逅嘉兴非遗

执秆为画,点草成金。

迎亚运麦秆画作品(央广网发 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麦秆画是以麦秆为材料作为基础,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是中国独有的民间手工艺品。麦秆画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据考古发现,自秦朝起,麦秆画就被我们祖先作为高档饰品,悬挂于殿堂阁楼、豪门贵舍之中。

嘉兴市秀洲区村民李建伟用麦秆制作麦秆画(央广网发 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秀洲区高照街道荫家桥村,村民李建伟化腐朽为神奇,用烧火做饭的麦秆做出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麦秆画的作品。在李建伟手中,麦秆画变为万里奔腾的骏马、呼啸石林的猛虎、展翅欲飞的雄鹰。据介绍,李建伟曾荣获过“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嘉兴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

李建伟与小学员们一起制作麦秆画(央广网发 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自己潜心研究麦秆画制作的同时,李建伟还将麦秆画的技艺传授给学生和其他群众。特别是李建伟麦秆画工作室作为高照街道“十分优享”的点位,积极与高照实验学校、高新小学、高照街道各村社合作,共同开办各类麦秆画艺术拓展课程和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和其他群众在麦秆画制作的文明实践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艺术创新能力,陶演情操、美化生活。

以亚运会运动项目为灵感创作出的麦秆画(央广网发 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亚运盛会到来之际,李建伟带领高照实验学校的麦秆画小学员们一起,共同创作了迎亚运的麦秆画作品。通过对亚运会运动项目的剪影制作、亚运会吉祥物形象的制作,将亚运主题文化学习、美术创作活动、家乡非遗文化传承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在带领同学们团队协作共同努力下,引导学生用麦秆画设计与制作活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为亚运会助力加油。

秀洲农民画长卷展风采

秀洲农民画,又称“秀洲现代民间绘画”,中国十大农民画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发迹至今已有近40年历史,培育了数百位农民画画家。目前,秀洲区油车港镇已经形成了以缪惠新为代表,以“九姑娘”、“十姐妹”等为主力的农民画创作团队,同时后备人才队伍已达200多人。

记者了解到,3月中旬,杭州亚组委举办“浙里石榴红 共绘亚运梦”民族(农民)画百米长卷创作。6位秀洲农民画家创作的6米精美长卷《京杭大运河 神州竞风流》被选中,在杭州亚运村博物馆展出并收藏。

《京杭大运河 神州竞风流》(央广网发 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近日,为表达对杭州亚运的美好祝福,董芬珍、朱月祥、王哓琴、谢信礼等4位来自秀洲农民画家,历时70多个日夜进行创作,向亚运献出一份贺礼,为亚运加油。

董芬珍 《乡村处处迎亚运》(央广网发 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董芬珍以“文艺志愿者下乡活动”为灵感,创作了《乡村处处迎亚运》。该作品在灯会、书法、剪纸、赛龙舟、舞龙、村晚等乡村文化场景中,巧妙融入自行车、游泳、艺术体操、乒乓球等运动项目元素,将亚运搬上乡村文化舞台,展现美丽乡村喜迎亚运的浓厚氛围。同时,作品以农村文化礼堂为起点,用运动赛道相串联,呈现了一幅全民健身、人人参与,共同奔向杭州奥体中心主会场的生动画面。

秀洲区级棕编非遗传承人曾修权(央广网发 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85后”非遗传承人的亚运梦

曾修权,是位“85后”,来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创业已经二十多年,是秀洲区级棕编非遗传承人。他通过摸索自学、全国各地棕编人网上交流,棕编手艺已炉火纯青。曾修权棕编极具奇思妙趣,棕榈叶、彩带、铅丝,在他的手中不光能组合成各式动物,还能编织出亚运吉祥物、卡通形象、大型二维码等。

曾修权用棕编编织的亚运吉祥物(央广网发 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为了表达自己杭州亚运会的祝福,曾修权就构思着用棕编来编织亚运吉祥物。通过琢磨、编制,曾修权先后用草编出了亚运吉祥三宝:琮琮、莲莲、宸宸的形象,后续又编织出了射箭、击剑、滑雪三个亚运会运动项目。

“我的想法是编20个亚运会运动项目,估计得花一个月时间,”曾修权说用棕榈叶编织小的人物形象其实是比较难的,要足够的细腻,才能刻画出人物的脸部特征,传递出人物的精神状态,他特意选用橡果来代表头部,增加形象的同时,更增添了一丝俏皮。

极具奇思妙趣的亚运主题棕编工艺品(央广网发 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0年,洪合棕编成功申报了第七批秀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1年,曾秀修权获得嘉兴市乡村文化能人称号,同年还荣获了秀洲区2021年度优秀非遗传承人称号;2022年,曾修权棕编手工艺入选了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礼”项目。

据了解,曾修权棕编工作室设在秀洲区洪合镇建北村水秀里景区,依托村文化礼堂手工艺室、道德讲堂、智慧书房等载体,他积极组织开展棕编系列手工艺现场教学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到文化礼堂,传承非遗技艺,弘扬传统文化。作为洪合印通小学的非遗外聘老师,每学期都会给学生们讲述棕编的知识,教授棕编的编织方法。

编辑:姜頔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