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波4月2日消息(记者 俞烨 张雯雯 实习生 顾涔)“他们是一群拥有特殊的情感连接、特别喜欢秩序感的孩子。”

“他们有更多的可能性,从去年9月入学到现在,在这里让我看到了他们的进步。”

“自从接受这项教学任务以来,我们也在不停地学习、探索,从开始的紧张到现在慢慢发现孩子的潜能与可爱之处,也让我对孤独症教学增添了一丝信心。”

这是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金星班”的老师们,对孩子们的感受。

“金星班”的孩子们上绘画与手工课(央广网记者 俞烨 摄)

2024年4月2日是第17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今年的主题是“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日前,记者走进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该校于 2023 年创办了浙江省首个孤独症儿童实验班——“金星班”,在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方面进行着新的探索。教育的道路虽然漫长,但也充满希望,在全方位关爱下,这群“星星的孩子”在享受平等教育的同时,也变得不再孤独。

“星星的孩子”的一天 普通而又特殊

乐乐(化名)是就读于“金星班”的一名孩子。早晨来到学校,他牵着老师的手,走进班级,一天的课程便开始了。特殊的是,这个班级只有6个学生,但老师却有N个,包括正副班主任、康复师、生活助教等。

记者走进“金星班”,这里到处都是特别的布置:地面上的数字和小脚丫,墙上贴着上洗手间、开关水龙头、洗手等生活常识的图示,黑板上的当日课程及上课教师的照片…… “金星班”的课程,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等,此外,还有 “一对一”的康复训练课。

吴露露正在给乐乐上“一对一”的康复训练课(央广网记者 俞烨 摄)

“我要给你点个赞!” “金星班”班主任吴露露对乐乐说道。吴露露作为乐乐的“一对一”康复训练教师,在一比一划、一言一语之中,引导乐乐完成教学内容。她拿起标有数字的卡片,带着乐乐读出数字,同时让乐乐跟随节奏,找出地上对应的数字,跳到它们所在的位置。每每乐乐正确完成,吴露露便会给他表扬鼓励。

“他们实在太可爱了!我们教室一整天都很热闹,经常充满欢声笑语。”吴露露向记者回顾自己几个月来担任“金星班”班主任的经历。“现在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几位老师经常一起讨论,复盘孩子们每天的表现,一起探寻教学方法,降低环境中可能引发他们不适的因素。”

慢慢地,吴露露发现,孤独症其实并不孤独,这群“星星的孩子”也不是把自己隔离起来不愿与外界接触。他们每一个行为的出现与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人密不可分。“在面对孤独症儿童的时候,请再多等一等。”吴露露表示。“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应该发自内心去接纳他们、支持并引导他们去学习、去生活,传递温暖,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是“星星的孩子” 更是妈妈的孩子

结束了一天课程的乐乐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队伍走向校门口,等待妈妈接他放学。“我们明天再来学校好不好?”“好!”乐乐开心地说。和老师告别以后,乐乐拉着妈妈的衣角,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在不经意间,乐乐的妈妈发现孩子细微的成长变化,“慢慢地,我的孩子可以更有规则感地融入集体,每天从校门口和我说再见,自己来到教室;在半路遇到同学知道等一等;试着去完成洗漱、穿衣、吃饭等自己能做的事情,让我感到他在不断地成长。”

乐乐妈妈还告诉记者,乐乐刚来到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时,也遇到过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他不肯去厕所,不肯吃饭等,在老师的帮助下,每天进步一点点,逐渐适应这里的生活。

“金星班”的孩子们排队去食堂就餐(央广网记者 俞烨 摄)

是星星的孩子,更是妈妈的孩子。曾经乐乐到了学龄的时候,妈妈选择了为他办理缓读,后来她觉得乐乐不能很好地适应普通学校的节奏,从星宝家长群里看到其他家长在推送招生信息,于是她联系了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此后,乐乐与该校的故事也就开始了。

如今,乐乐的情况越来越好,妈妈也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每个‘星宝’的家长一定会经历怀疑、焦虑到接受的过程,但是我想首先是要心怀希望,相信一切都有可能性,相信医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力量。哪怕孩子的进步停滞不前,也要给予他最大的包容和爱。”乐乐的妈妈表示。

“星星的孩子”在全方位关爱中成长

当前,社会上孤独症孩子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孤独症儿童以及家庭的入学诉求也在不断攀升。“最近5年,孤独症门诊量有1万多,现在一周基本上有1到2个孤独症孩子来就诊。从医疗角度而言,孤独症要早诊断、早治疗,让他们能够尽快融入社会。”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二级主任医师胡珍玉谈到,“孤独症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他们有时候也会闪光,只要我们引导得好,他们还是可以慢慢走上自己应该走的正常道路。”

为帮助孤独症儿童改善症状、融入社会,2022年,宁波市残联会同五部门修订出台《宁波市残疾儿童和少年康复服务制度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未满18周岁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在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接受相应基本康复训练,给予每月最高补贴3000元,每年最高补贴36000元;同时对未满7周岁低保低边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在康复训练期间给予每人每月补贴800元,每年最高8000元的困难家庭康复生活补贴。2023年,全市1143名孤独症儿童得到惠顾。

“到了一定的年龄,高功能的孤独症孩子可以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症状比较严重的,可以到特殊教育学校,通过特教老师的引导和教育,进行学习和言语、社交方面的训练,医生一起配合治疗,对孩子是有帮助的。” 胡珍玉告诉记者。

“金星班”的孩子们上唱游与律动课(央广网发 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供图)

为了给予特殊孩子最适合的教育,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单,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以此作为出发点,于2023年创建孤独症实验班。在此之前,他们也做足了准备。

记者了解到,2023年7月,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专家团队,对孤独症儿童展开了评估,同时针对评估情况,专家团给出适合学生的安置建议及教育建议,也为他们能够接受适宜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孤独症办学规模,做好‘两头延伸’,架构起从学前到职高的学段链,努力实现校内‘小融合’对接社会‘大融合’,希望这些孩子都能够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王韬表示。

编辑:张雯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