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绍兴10月13日消息(记者 王春然 通讯员 黎欣)“走,荡(方言:逛)弄堂去”。时下,要说绍兴古城内最时髦的生活方式,莫过于约上三五好友,踏着夜色,去“荡”弄堂。

这条大家都愿意去“荡”的弄堂,位于越城区塔山街道,名为“柴场弄”,又称“风越里”。它北邻秋瑾故居,东临咸亨酒店,南接银泰城,西望风则江,坐拥绍兴古城核心区位,也是如今的“人气高地”。

然而,这里曾是一片老旧居民区,虽在闹市却并不起眼。2019年,“柴场弄”作为绍兴老城区首个有机更新片区,开始“焕新”。历时数年,风越里特色街区揭开神秘“面纱”,如今行于巷弄间,老式台门与现代建筑和谐共存,传统文化与潮流艺术相互交融。这方小天地,正加速“生长”,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往城市更新项目,基本都为同时期的建筑,但风越里项目不同,既有明清时代的历史遗存,又有上世纪80年代的职工宿舍楼,覆盖了从木构架到砖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多种建筑类型,留下了不同时代社会生活的印记,这种独特性让项目更具价值。”风越里项目负责人陈宗杰表示。

据悉,风越里项目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仅拆除了2000多平方米旧建筑,其余均按原有肌理和风貌恢复或改造,尤其是保护和修缮了朱赓故居、冯家台门等三处文保建筑。

有机结合,传播在地文化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包括基因和细胞。城市基因是这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根本特征,有山川等自然基因,历史上重要的人文地标等。基因是不能随意改变的,但城市的细胞要天天复兴,不复兴,生命就死亡了。”针对“城市复兴”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这样说。

传承基因、更新细胞,在“留”的同时,风越里项目也以文化为内核,进行着有机结合、活化利用的创新探索。

风越里街景(央广网发 越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文化之风,浸润着“风越里”的每一个角落,也渗透进了它的名字之中。根据释意,“风”源于秋瑾、鲁迅等一批硬骨头,为“绍兴风骨”;“越”,取自越地,是在地文化的象征;“故”,即故里,代表朱赓、秋瑾等名人故居。“风越”通“风月”,表达旷达、闲适之味。仅仅三字,凝练着绍兴的文化精神与城市品格。

“文化,是绍兴的最大优势,但文化是厚重的,带有历史感。我们在做的是文化的‘翻译’工作,把文化用更轻盈、更放松的方式呈现出来,把绍兴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陈宗杰表示。

多元开放,激发街区活力

听民乐,饮清茶,举头赏月;着汉服,伴清风,游园对诗;绘傩面,制香囊,以手造物……今年中秋,风越里举行了一场中秋园游会,绝美景致、丰富活动,带火了节日气氛,吸引了大波市民游客来“荡”。

风越里中秋园游会(央广网发 越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从民谣演唱会到戏剧展演,从诗歌分享到茶艺分享,风越里以兴趣为连接,常态化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文艺属性的青年理想社区。“有人喜欢戏剧,有人喜欢咖啡、茶会,我们通过建立兴趣社群的方式,汇聚心理年龄25岁到30岁的人群,为他们的兴趣买单。”在风越里项目品牌运营经理周黄蓥看来,“不同于传统商业,这里更像是艺术空间。”

目前,风越里拥有咖啡、酒吧、文创工坊等多个业态,入驻了10余个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体设计阶段,业态布局是同步进行的,一体化操作有效减少了对现有风貌的破坏,也对植入业态的匹配度有更高要求。

无论是建设阶段还是运营阶段,注重细节把握、精细管理,始终是风越里项目的一大特色。日复一日的用心打磨,让昔日“柴场弄”的再次亮相惊艳了众人。在今年7月举行的绍兴·古城创新大赛上,风越里项目荣获了古城社区创新赛道金奖。

“风越里项目,是绍兴古城内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一个样板,在保留大量传统建筑的基础上,植入丰富业态,历史街区与银泰商圈互补,呈现出了强劲活力。”绍兴市名城办保护服务中心主任尹政威评价道。

编辑:尚天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