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龙腾春意,“年味”非遗。龙年到,全国各地以“龙”为主题的非遗项目喜气迎人,中华“龙文化”与非遗传承碰撞出别样的火花。央广网特别推出“龙耀中国·非遗里的中国年”系列报道,以非遗视角解读中国年味,与您一起领略非遗里“龙”的奇妙多姿。

春节期间,在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卢宅非遗街区,展示着12条特色龙灯,其中一条文武八仙龙灯色彩绚丽、喜气洋洋,只见龙头处展示着文昌帝君、魁星、孙悟空等婺剧《文武八仙》中的人物,引得众多游客拍照留念。这条龙灯的制作者叫左炎令,今年24岁。

迎龙灯是金华东阳春节期间最热闹的习俗,每个村都会制作龙灯来迎接新年。“东阳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吴宁老城区的龙头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城东主用青色,取苍龙之意;城西主用白色,取白虎之意。”左炎令一边整理着龙灯,一边向记者介绍,“骨架形态是最关键的,还有龙尾巴的三根刺、龙头的五根刺、龙的眼睛、龙的爪子,各个细节组合到一起,才能成为一个整体的龙的形态。”

龙灯制作好之后,还有传统仪式。“要先用红绸包住‘龙眼’,择吉日解去红绸,鸣炮奏乐,俗称‘开眼’。而在‘开眼’之前,还有一套复杂的‘取龙水’仪式。”左炎令说。

“年前2个月是最忙的时候,我们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钟,早上7点半又准时开工。”在2个月的时间里,左炎令团队做了12条龙灯。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左炎令创新地在龙灯里面装上了喷雾机,让威风凛凛的龙灯“吞云吐雾”、大放光彩,视觉效果拉满。

出生于2000年的左炎令生肖属龙,幼年时期便对东阳色彩斑斓的龙灯颇感兴趣。“我从小喜欢的东西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别人都喜欢玩玩具,我的玩具是龙灯,只要有人做龙灯,我都会跑去看。”

8岁时,左炎令就跟着师傅卢章维学习制作龙灯。在那之后的每年寒假,他都乐此不疲跟班学习。2022年,师傅病重,病床前卢章维给左炎令传授了制作龙灯的秘方。“我那时候没想那么多,以为师傅只是身体不好,会好起来的,一直到师傅去世,送行的那一天,我才意识到,今后需要我一个人挑大梁了。”左炎令说。

龙灯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用龙图腾形式表现的民间灯彩文化。龙灯其实又是各种民间灯彩的集合体,为了研究灯彩制作,左炎令到浙江多地学艺,掌握竹编、绘画、书法、剪纸、扎花等技艺,实现东阳民间灯彩制作上“一专多能”。如今,他已成为国内最年轻的“造龙师”之一,也是东阳行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左炎令在努力复刻老底子手艺的同时,也开始琢磨如何让年轻人喜欢上传统灯彩。“这些年汉服流行,我们在古色古香的行灯上,绘画上雅致的花草,给汉服的爱好者做拍摄道具。看到那些汉服小姐姐喜欢我做的行灯,我心里非常有成就感。”

关于未来的路,左炎令说,他不希望只是做一个手艺人,更希望能够成为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者。“没有文化的灯是没有灵魂的,只有把文化传承下来,大家才能真正喜爱上龙灯。”

今年春节前,左炎令还尝试将婺剧中文武八仙与龙灯相结合,制作了文武人物龙灯。没想到,春节期间一经展出,备受好评。“传统文化中有太多故事可以讲,我相信,灯彩技艺的创新也大有可为。”

策划:陶玉德

记者:李晓晓 孙俊(见习) 杨正弘(见习)

编审:李红笛 吴馨骅

鸣谢: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 项志威

编辑:王春然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