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杭州12月8日消息(记者 姜頔)城市无恙,烟火寻常。凌晨五点,记者出发前往探访杭城的早餐铺子,感受杭州发布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通告后的人间烟火气。

 

喜欢一座城市,从它的清晨开始。熙熙攘攘的早市,讨价还价的菜场,路边热气腾腾的早餐铺子,街边公园晨练的人们,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这些看起来最平凡的画面,却蕴藏着我们最踏实的幸福,最美好的期盼。

以满街早餐香气唤醒新的一天(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浙江人对早餐十分看重,油条,豆浆,片儿川,煎包……无论是怎样的环境,店面大小,人多人少,都可以吃得熨贴抒怀。

豆浆油条,是各地早餐最经典的搭配,也是杭州早餐桌上最常见的早点种类。自然起花的咸豆浆,搭配地道的榨菜、香葱与虾皮,现炸的油条金黄酥脆,在美食中仿佛也能一品江南的侠骨柔情。

寒冬清晨耐心排队买早餐的食客(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游埠豆浆的咸豆浆堪称一绝,冲咸豆浆的技术很有讲究,豆浆汁从约50厘米的空中下落,细细的豆浆线在碗里搅起均匀的细泡,名曰“豆浆泛花”。“这样倒豆浆才能泛花,口感更细腻。”店铺里的店员告诉记者。穿过寒冷的晨雾,心终被这一碗人间烟火熨贴的滚烫。

新鲜出炉的新丰小笼包(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若问离家的杭州游子最想念的杭城味道,杭州小笼包可位列前三。尽管全国各地都有小笼包,杭州小笼包独一份的鲜,还是无可替代。包裹在面皮内的汤汁与馅料,一口咬下去,满满都是杭城人的实诚与善意。新鲜的食材团聚在一起,坐在店铺里,品得就是这样一份原汁原味。

店铺里大师傅用心对待每一种食材(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新丰小吃源于1958年,几十年来只做江南小吃,始终坚持传统手艺制作。有“中国小吃十佳名店”、“杭城最具知名度的餐饮企业之一”的荣誉。记者了解到,其中“特味大包、虾肉馄饨、喉口馒头”等品类更是被杭帮菜博物馆永久收藏。

永康饼店,就如同其名字一样,手抓饼、鸡蛋灌饼、梅干菜饼,各式饼类一卖就是十一年。老板娘姓万,每天早上四点起来和面擀面。“我们的原料食材都选品质最好的,口味也结合当下,除了经典款式,也做些年轻人喜欢吃的。”记者了解到,常常有公司统一订购他们家的烧饼,“忙不完,生意很好。”店前等待烧饼出锅的老客连连附和。

忙碌的后厨需要备好千份煎饺(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同样开了十几年的还有芳春煎饺烧卖店,老板芳春告诉记者,每天早上三点准时开工,工作日销售几千只煎饺,周末更能卖出上万只,近期生意更是连连回暖,很多老客又回到店里品尝。记者在店里点了一盘煎饺,看着不大不小的店铺里食客满满当当,几乎没有空位,外卖平台点单更是络绎不绝。

准备出锅的色香味俱全的杭式煎饺(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芳春一边与记者说着话,手上的活一点也没停,只见她接过伙计手上的面板,飞快地将包好的煎饺放进锅里。裹了油的煎饺底部变得金黄,尝一口更是满口酥脆,老底子的杭州味道在舌尖迸溅开来。

清河坊鼓楼下24小时营业的美食铺(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鼓楼煎包馄饨店,曾被纪录片《早餐中国》安利,实力不容小觑。更打动记者的可能是司机师傅的一句话“这家店是24小时营业,不管多早出车,都惦记着这里的热汤,温暖一整天。”据了解,店里早餐种类众多,不重样能吃上一周。尤其是杭州有名的片儿川,鲜嫩的肉片,劲道的面条,浓郁的骨汤,冬日的清晨来一碗片儿川,能让人回味一整天。很多老人家晨练结束,总会到鼓楼下的这家店尝尝。

玉英鸡蛋饼店开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附近,周边的学子经常来光顾,人气可想而知。蛋饼里面加些咸菜榨菜,外层刷些甜面酱辣酱,吃法足够地道。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鸡蛋饼,却寄托着许多学子无法割舍的情怀。

有三十年历史的早餐铺收藏着一代人的记忆(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城市中的人平时因工作忙碌很少吃早餐,一年中更难得有堂食的机会。坐在老底子的店铺里尝尝杭城早餐的风味,品人间烟火,看车水马龙,是国泰民安的景象。

来往行人拎着早餐走在清晨河坊街的路上(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在杭城有一个词是“落胃”,意为一顿早餐结束,由胃到心感到舒服。寒来暑往,春去秋来,这些铺子为诗意的杭城平添了一份人间烟火气。几十载寒来暑往,店铺里盛满了一个又个故事,而这些经过岁月积淀的,便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待凌冬离去,雪融草青,一定有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大雪已过,来杭州吧,漫步诗与远方,疗愈我们的心。

编辑:尚天宇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