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1日消息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经常出现“日落现象”,指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黄昏时,出现情绪不稳定、认知障碍加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焦虑、亢奋、方向感消失、冲动和攻击性行为的精神病样症状,短则持续几个小时,不影响睡眠,长则可能彻夜不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增加家属的负担。央广网中华名医号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金香兰主任医师来讲解一下“日落现象”的应对方式。

医学上认为“日落现象”与调控人体生物钟和内分泌活动等的高级神经中枢失调有关,导致患者正常觉醒、饮食及行为活动的昼夜节律被打破。中医认为,“日落现象”与自然界及人体阳气变化息息相关。壮年之后,年岁渐长,人之阳气式微,一方面脏腑功能减弱,气血津液不足以充分濡养脑髓,导致脑神功能异常出现健忘等认知功能下降;另一方面,阳气不足,失于温煦,气血津液运行不利,而易生寒气、痰湿、瘀血等“浊邪”,阻于脑络清窍,易加重病情,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甚至出现抑郁、狂躁、胡言乱语等其他神志问题。而一天之中,随着自然界的光照减少,下午至夜晚时阳衰阴长,人体阳气也逐渐衰弱,且患者体内的寒气、痰湿、瘀血等浊邪受环境阴气的助力,呈现阴盛阳衰的趋势,导致患者神志更受浊邪蒙蔽,表现为精神症状的出现或加重。

日常生活中如何减轻患者“日落现象”呢?金香兰建议在家属的监督和帮助下,让患者顺应自然规律,借助自然界的阳气,形成良好的饮食作息规律,保养人之阳气,并坚持“五个一”策略:

每天至少在阳光下步行一次,也可以在户外打太极拳或做八段锦(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通过晒太阳的方式,以自然界的阳气助长人体的阳气。

每天至少一顿地中海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和鱼类,多用橄榄油烹饪,限制糖类或红肉的摄入。中医学认为“脾为生痰之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脾阳不足,不宜食入过多辛辣、油腻的饮食,防止痰湿浊邪内生。

每天至少一次亲友互动(电话、聊天)和每周至少一次社交活动(团体活动、社区活动);

每天至少一次智力活动(读报纸、写字等)。金香兰提示以上两项是对患者社交和语言能力的训练,有助于保持脑部的正常思维活动,减慢脑功能退化的进程。

每天至少一杯新鲜绿茶(多次频饮,1000ml左右)。有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儿茶酚胺有保护神经的作用,减轻神经变性。中医学认为,绿茶取茶树之嫩芽,是生命力的象征,有助于激发阳气。金香兰提醒到茶叶性偏寒,下午两点之后或本有胃寒的人(胃部怕凉、大便不成形等)不宜食用。

编辑:姜秀平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