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声音新媒体平台云听推出“4·23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声有引力,邀请与云听有密切合作的多家出版机构负责人,一起畅聊有声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助力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作家出版社 社长 鲍坚
  有声书该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二次创作呢?作家出版社社长鲍坚称,声音创作者完全可以和文字创作者合作,一起制作出一个特别适合有声传播的作品。比如,云听不仅是国家级的5G声音新媒体平台,还有一批“中国好嗓子”,而作家出版社有优质图书资源。我们双方共同打造有声作品,尤其是网络文学作品,可以同步策划文字和声音,根据云听用户的评论,编写后续剧情不同的走势。“我认为这种方式在今后不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可行性极大。”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 董事长 冯立国
  有声化和数字化,总能与数字教育联系在一起。两年前,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正式上线,面向社会大众开放共享,用数字化的钥匙打开终身学习的大门。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冯立国表示,作为开放大学的出版集团,我们具有先天的数字化基因和优势,在融媒体教材中融入并践行数字化。在本次与云听的合作中,我们尤其注重乐龄朗读者,计划推出终身学习者朗读项目,通过云听优质的师资,共同研发线上有声课程。同时,我们还会策划线下学习活动,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数字化知识服务模式。
  人民文学出版社 总编辑 李红强
  有声书是将书面文字“形之于声”的产物,也就是对文字的再度创作。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表示,有声书的创作既要忠于原作,又要允许二次创作。相比阅读,听书是一种更古老而天真的艺术,它既然以声音方式存在,必然有自己独特的内涵。让一个原先没有声音的东西变成声情并茂,既不能1比1照抄,也不能歪曲原作,而应让有声书在原作品的基础上释放自身的力量。
  中华书局 总编辑 尹涛
  有观点认为,并不是所有作品都适合以有声化的形式传播,如果文本叙事性较弱、思辨性又过强,难免会缺少听众。但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认为,只要是好书都值得有声化。“我们一般会觉得转化为有声的书籍,最好是情感浓郁、语言优美、故事性强、有画面感的,但是其实我国古代的诗词也很适合有声化,比如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三百首》,极富韵律之美,有声诵读令听众更易进入语言‘声音美’的境界,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了解也会更加深刻。”
  阅文集团 总编辑 杨晨
  阅文集团总编辑杨晨表示,媒体与出版行业融合是一个大趋势。今年,云听和阅文集团重点合作的两部书《庆余年》和《繁花》,均为近年来读者公认的头部精品IP。我们将这两部作品作为双方合作的首次尝试,在内容制作上则强调绝对的精品化。本次强强联手,相信两本有声书正式推出后,将在整个行业和整个市场取得良好的推广示范效果。
  商务印书馆 副总编辑 李霞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提醒我们不能只知“读书”,不闻“版权”。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李霞表示,在版权保护上,商务印书馆是我国近代版权实践的开路先锋——我国的第一份正式版税合同就是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在1903年与商务印书馆签定的。“据我所知,目前纸质书版权问题在各方合力下已经做得越来越好,但是在电子书和有声书领域版权侵权现象屡见不鲜。我认为各出版社和云听等央媒有责任去进行版权保护,我们应该保持密切合作,把真正有版权保护的精品书籍推广给大家,在版权保护领域起到一个示范性作用。”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80.1%,较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3本,数字阅读日益成为全民阅读的核心力量。
  声有引力!数字化阅读迎来“听”万卷书的时代。生活不止于眼前,阅读不止于今日。在云听,用耳朵开启阅读之旅吧。
编辑:王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