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宿州9月30日消息(记者赵家慧)秋风送爽,抚过正在宿州市埇桥区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仓库空地上晾晒的高粱。深褐色的高梁密实地铺在阳光下,宣告着一场丰收。

正在晾晒的高粱(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今年夏粮大丰收之后,农作物的耕种与收割没有片刻停歇,有着“皖北粮仓”美誉的宿州市埇桥区在这个秋季迎来了不同寻常的丰收——在安徽今夏普遍干旱时,产量不减反增。

农业,是宿州最浓厚的发展“底色”:从2013年到2021年,全市粮食产量从359.73万吨增长到453.54万吨,特别是今年夏收,亩产千斤的麦田随处可见,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九连丰”;良种繁育能力和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数量居全省第一,此种模式连续三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童士合是埇桥区的种粮大户。从2013年开始,他加入了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流转了500多亩的土地专门从事粮食种植。“今年,我们联合体成员开辟了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试验田,保证我们在收获与往年同等玉米的同时,每亩田还能增收220斤的大豆。折合算下来,今年每亩田起码增收450元!”

童士合所在的的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便是埇桥区在全国首创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今年开始试验的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共赢”,2012年8月,埇桥区先行先试。淮河种业公司、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27个家庭农场组成,创建了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联盟——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签订生产服务合同、协议,确立各方的责权利,建立合同契约式交易联结机制,横跨一、二、三产,实现从耕、种、管、收、烘干、加工、销售到农技培训、融资的全程化服务,辐射带动6500余农户,探索出一条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埇桥样本”。

淮河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勇告诉记者,在产业联合体中,“三大主体”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农业企业承担农产品经营销售、统一制订生产规划和生产标准等职责,并以优惠的价格向家庭农场提供种苗及农业生产资料,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农产品。

农民专业合作社起中介纽带作用,为家庭农场提供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服务。“以目前正在进行的秋收为例,合作社收割每亩田的收费是35元,而市场平均价格在40-50元。由于作业环境每年是固定的,合作社就可以通过提高农机作业的效率,让利于农户。”

家庭农场则按照农业企业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向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近几年,我们把收上来的粮食统一烘干储存,这样处理过的玉米质量更高,每斤可多卖0.08-0.1元。同时,也以每斤高于市场价格0.15元的价格,把良种筛选出来,供给种业公司。“李勇说,十年实践证明,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的确可以实现三方共赢。

“通过规模经营、科学作业、高效服务,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这十年,我们联合体通过节本增效,每亩地的粮食收益高于周边农户500元左右。”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发展部部长侯祥辉告诉记者,联合体模式早在2011年就初步成型,流转了2251亩土地进行集中化种植。之后,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且达到覆盖周边散户农机业务的目的,联合体于2012年自行购买了一批大型农业机械。“2013年我们的经营架构基本定型,2015年开始,普遍收益开始大幅增加。”

作为全国较早探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地区,宿州的经验为全国提供了有益借鉴。2017年10月,“联合体”运营模式被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文件向全国推广,并荣登2017年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2018年联合体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埇桥农业改革最亮丽的品牌。

目前,全市产业联合体已发展到330个,加入联合体的龙头企业345个、合作社907个、家庭农场2330个,农村土地流转率达56.9%,面积达509.4万亩,比2012年底的106.47万亩增加402.93%。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埇桥近年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埇桥依托深厚的农业农村改革土壤,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体制机制,从多个维度齐头并进、成效显著,在全国各地掀起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树立起了“埇桥样本”。

编辑:徐鹏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