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厦门4月4日消息(记者 吴馨骅)清明假期,厦门各陵园迎来祭扫高峰期。为更好地服务祭扫群众,陵园开通多项线上服务。同时,厦门推进殡葬改革,通过树葬、草坪葬、花坛葬、海葬等生态安葬满足市民需求;结合本地传统文化,在山海之间寻觅生态安葬新方式,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增开线上服务,倡导市民网络祭扫

3月25日至4月14日,薛岭山陵园延长服务时间,清明祭扫高峰期将适时增设业务办理窗口,方便祭扫群众办理业务;同时开通线上缴费服务,祭扫群众通过“薛岭山陵园”微信公众号可缴交管理费。

为了应对清明祭扫高峰,中华永久墓园在墓园附近两块空地开辟临时停车场,可以临时停放100多辆车。同时还为市民准备了墓园平面导视图,可扫码在线查看也可领取纸质版。此外,厦门殡仪中心怀祥礼仪服务台提供花篮预约服务,网上预约后在薛岭、中华、文圃三个墓园可现场领取。

今年,厦门继续倡导“网络祭扫”,市民可通过“i厦门”微信公众号或APP中的网上祭扫平台“厦门云祭园”,进行免费的网络祭扫;并倡导通过鲜花祭扫、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方式祭奠先人。

网络祭扫截图(央广网发 “厦门云祭园”纪念馆截图)

提倡绿色安葬,促进生态和谐发展

厦门是全国首批推行殡葬改革的城市,也是民政部确定的国家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厦门市积极倡导“节地生态安葬”,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绿色生态、文明节俭的殡葬理念。

据厦门市民政局介绍,目前厦门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式主要有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采用“无碑深埋”的方式,骨灰粉化处理后深埋花坛内,不留灰、不留名、不立碑,回归自然。2008年至2023年全市共举办集体骨灰撒海活动19次,共有2096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2021年起举办四届“公益花坛葬”集体安葬仪式,累计134名逝者骨灰无碑深埋于花坛葬区。

公益花坛葬(央广网发 厦门市民政局供图)

2023年,厦门市集中组织3批次集体海葬,393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2批次集中公益花坛葬,89名逝者被安葬于薛岭山陵园生态葬区。首次举办集中树葬活动,13名逝者骨灰安葬于薛岭山生态葬区,骨灰撒海、花坛葬、草坪葬等绿色殡葬理念越来越被市民群众所接受。

小程序上预约,本月底办集中海葬

记者了解到,厦门市集体骨灰撒海业务正在受理中,2024年的第1次集体海葬计划于4月下旬举行,为保证服务质量及安全,每次受理骨灰数约为160份,后续会根据预约报名情况在年内再组织1-2次集中海葬。

根据往年的流程,公祭仪式会在薛岭山陵园举行,家属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登船前往厦漳海域,伴着鲜花和哀思,将亲人骨灰撒入海中,让思念随大海漂向远方。

目前,进入“i厦门”小程序可进行生态葬预登记,根据《厦门市基本殡葬服务费免除办法》(厦府办规〔2021〕9号)第八条规定,死者为本市户籍居民,或者《安放证》《安葬证》上持证人为本市户籍居民、自愿参加本市骨灰撒海活动的,免除骨灰撒海费用;不符合减免政策的,要缴纳骨灰撒海相关费用1600元。

编辑:邬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