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和布克赛尔4月5日消息(记者郭璁悦)英雄的江格尔汗、骁勇的十二勇士、美丽的宝木巴……在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江格尔》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道尔吉·尼玛用浑厚的声音唱起激昂的选段时,在场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近日,道尔吉·尼玛入选了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位候选人名单,他表示,能获得认可自己很高兴,同时这份认可也是自己肩上的责任,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江格尔》的魅力。

道尔吉·尼玛出生在江格尔世家,成为一名江格尔奇(演唱《江格尔》的表演者)像一颗种子从小种在他的心里。“我从小就是爱表现的孩子,晚上听完爷爷唱的《江格尔》选段后,第二天我就去班上给同学们表演。大学毕业后我逐渐感受到了《江格尔》的魅力,决心要把它传承下去。”道尔吉·尼玛介绍,长大后发现家里的其他人都不唱《江格尔》了,如果自己也不唱了,那几代人的努力就白费了。

道尔吉·尼玛与记者分享传承感受 (央广网记者郭璁悦 摄)

传承的路上不总是一帆风顺,高中的课业压力和对《江格尔》的喜爱曾一度让他陷入两难。“中间我也想过要放弃,高中时老师跟我说,你学《江格尔》没用,还不如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道尔吉·尼玛笑着说:“我的梦想就是站上全县、全地区、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舞台,向各地的观众展现《江格尔》的恢宏与魅力。”

道尔吉·尼玛轻声细语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与唱响《江格尔》的他完全不同,他用歌声表现出英勇的江格尔汗征战的魄力和十二勇气的霸气,展现出历史里在草原上奔腾的恢宏画卷。在欣赏过他的演出后,来自北京的游客郭女士说:“第一次现场听到《江格尔》的表演非常震撼,虽然听不懂蒙语,但表演者整个气势和唱腔都让我非常入迷,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学习一下。”

和布克赛尔县江格尔宫前的《江格尔》雕像 (央广网记者郭璁悦 摄)

为了更好地传承《江格尔》,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江格尔》的魅力,道尔吉·尼玛与江格尔艺术团的三位好友组成了“达林陶布齐”乐队,专门用“年轻化”的方式演唱《江格尔》。“我们乐队的名字意为‘《江格尔》的70个章节’,这也是我们的目标,现在我能唱18个章节,在排练之余,我会看爷爷的手抄本和其他出版的作品来学习新的章节。”道尔吉·尼玛说。

除了前往各地演出,道尔吉·尼玛从2014年开始在各地开设培训班,截至目前,已经有300名学生,参与培训的学员年龄段从5岁到80岁不等。

“有时候来学习江格尔的同学并不会蒙语,我会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来教学,曾经还尝试过用汉语来演唱。”道尔吉·尼玛介绍,“很多学员至今还和我保持联系,会在手机上问我这个怎么唱,或者这句的发音是否准确等问题。”

江格尔宫中根据《江格尔》还原的头盔展品 (央广网记者郭璁悦 摄)

据悉,《江格尔》是英雄史诗,主要以口头传播的方式流传,也有抄本和刻印本。《江格尔》描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12名雄狮大将和数千名勇士为保卫宝木巴家乡而同邪恶势力进行艰苦斗争并终于取得胜利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理想和美学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和布克赛尔县作为“江格尔文艺之乡”,将从推动传统江格尔时代化改进、推动江格尔文化层级化传承、旅游化发展、惠民化发展、产业化发展五个方面继续推动《江格尔》的传承与延续。

和布克赛尔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江格尔文化旅游化发展,要依托深厚的江格尔文化底蕴,构建以“江格尔民俗风情体验游”的特色旅游产业新体系,精心构建“文化民俗+自然风景”相结合的人文历史、雪山草原、戈壁彩石、大漠银海自驾等精品旅游,突出文化惠民和旅游增收,以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并相互融合、借力发展,实现“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编辑:姜茸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