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5日消息(记者郭薇)近年来,微短剧以其“短平快”的特点,迅速在网络视听领域走红。微短剧的火爆,吸引了各地政府纷纷布局,出台扶持政策,抢占这一新兴产业高地。
2024年以来,四川省射洪市积极布局微短剧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十年寒窗之全国状元》《拳皇归来》等140余部微短剧陆续落地射洪拍摄,在射洪市广兴镇双江村文宗苑景区、射洪绿然学校、青岗镇、锂电科技学院等地取景,进一步助推射洪当地产业发展。
近日,央广网专访四川省射洪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文华,请他讲述射洪市如何利用好“微短剧”这条赛道,跑出文旅发展“加速度”。
文华接受央广网记者郭薇专访(范博韬摄)
政府投资近千万扶持影视剧 一年开机140余部影视剧
央广网:射洪市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发展微短剧?
文华:我们从政策层面出台了《射洪市“引客入遂”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每年投入近1000万元做影视产业,从影视项目的创作、生产、发行放映,到器材租赁、演员经纪、培训运营等各个环节,均设有详细的奖励和支持措施。
同时,如果本地企业积极参与到影视剧的拍摄,我们也会给予一些支持。
比如通过一年多的发展,我们本地的一些汽车租赁公司、酒店,都在为剧组服务,这些企业我们都会给一些支持的政策。射洪市还建立了一个群演协会,旨在为剧组提供更加专业的群众演员服务。
央广网:目前射洪市在发展微短剧产业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文华:射洪市委、市政府从去年6月份开始着手布局影视剧产业,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引进了140部影视剧在射洪取景拍摄,其中有130多部是微短剧。
央广网:微短剧对射洪市文旅发展起到了哪些助推作用?
文华:之前射洪市的文旅主要是靠景区景点来支撑,射洪市有三个4A景区,近年来因各种原因,客流量增加不是很明显。
目前通过影视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文旅的各个环节发展:吃、住、行、游、购、娱。比如我们打造了名为影视街区的“朝月集”,目前商家入驻率达到90%,街区里除了满足游客吃、住需求外,然后还有一些和影视内容相关的打卡点,我们还引进了剧本杀、脱口秀工厂。目前业态完善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还有对我们一些闲置的文旅资源也进行了盘活,射洪市原本有一个商业街区,螺湖半岛古街,之前因为一些原因,被闲置了近二十年。射洪市开始发展影视产业后,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在螺湖半岛古街投资建起了古装影视基地。影视基地以唐宋建筑为主,有酒肆,茶楼等专业古装取景场景。同时,我们对大榆镇一个废弃的老丝绸厂也正在进行改建,涵盖现代、民国、未来、年代等多元主题,预计9月就将投入使用,建好后将面向剧组进行拍摄使用。
宣传推广层面,微短剧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的受众群体,通过将射洪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特色美食等元素融入剧情,能让更多人了解射洪,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比如当微短剧里出现射洪的金华山、文宗苑、青堤古镇等景点时,观众会被这些独特的场景吸引,从而产生来射洪旅游的兴趣。观众相信剧中呈现的就是原汁原味的射洪,这种“剧情化传播”效果远超传统宣传片。
微短剧能带动旅游消费。一个微短剧剧组驻拍,会带来大量演职人员,他们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行为,能直接拉动当地经济。之前一个剧组包下30间房一住45天,周边火锅店因剧组宵夜订单营业额涨了三成,同时将我市非遗产品“青堤菜刀”当天剧组人员直接卖断货。同时,微短剧播出后吸引粉丝、游客前来打卡取景地,射洪紧跟时机打造多条影视主题旅游线路,推进影视产业与旅游、研学等融合互动,截至目前吸引粉丝游客超120万人次,间接带动旅游人次增长300万人次,同比增长43%,30万人次打卡影视基地并参与热门桥段二次创作,“到射洪拍一部电影”网络热点话题突破300万浏览量。拉动餐饮、住宿等综合消费超3亿元,推动社消零指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
打造儿童研学影视基地 利用微短剧宣传诗人陈子昂故乡
央广网:下一步射洪市在发展微短剧方面还有怎样的布局?
文华: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在螺湖半岛打造一个儿童研学的影视基地,主要针对成都、重庆的客流市场。
目前微短剧是一个正在欣欣向荣的产业,也就是现在大家俗称的“风口”产业,射洪政府正在努力抓住这个机遇,吸引更多企业来射洪置业兴家。
射洪是初唐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也是我们沱牌舍得美酒的产地,这里人杰地灵,我们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射洪,感受射洪的人文风光,诗里酒里,射洪等你。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