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8月27日消息(记者张强)七月的骄阳与生机里奔波着一群特殊访客——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魏进平研究员领衔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项目组的师生们,开启一场跨越四个学段的实践活动,以社区为课堂,以案例为教材,将诚信的种子播撒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田。
这场融合专业与德育的一体化实践育人活动,既强化了学生“知诚信、守诚信、传诚信”的意识,更让“以诚信立身”的信念深深扎根;既打破了理论学习与实践践行的界限,更让两者的育人力量在真实场景中交融。
小学学段的孩子们刚听到诚信故事分享环节,就被互动屏幕上的动画所吸引。在手工环节,宣讲员分发“诚信承诺卡”,让孩子们签上自己的名字。“我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位同学举着卡片说道。童稚的话语道出了诚信最本真的含义。初中学段的同学们体验了诚信模拟场景。实践结束后,大家围绕“校园里的诚信小事”开展了主题讨论,字里行间都是少年们对诚信的理解与践行。高中学段的同学们则走向舞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诚信宣讲活动。宣讲中,同学们结合身边事,从“借钱及时还”讲到“合同要遵守”,从“考试不作弊”聊到“网络言论要真实”。大学师生的实践从模拟法庭开始,从举证到辩论,他们深刻体会到诚信在法律层面的意义。有人在笔记本上写下“以诚信为基,筑人生之路”。
同学们在各个实践区认真投入的模样,生动反映出年轻一代对诚信的坚守。这份执着与认真充满温暖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社会文明的希望。项目组构建的“认知-体验-践行”三级育人体系,实现了认知与行动的统一,让不同学段的学生在与诚信的亲密接触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