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9月16日消息(记者褚夫晴)2025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PMT)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启动。作为天津地区唯一入选的国家级示教单位,该院牵头推动区域癌痛诊疗标准化建设,截至8月底已完成全市九家培育单位的首轮系统化培训,标志着天津市癌痛管理同质化迈出关键步伐。

记者了解到,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覆盖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天津市黄河医院、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人民医院、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蓟州区人民医院、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共九家医疗机构,采用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双轨模式。培训内容涵盖癌痛管理政策解读、药物规范使用、临床技能提升及患者服务体系构建四大核心模块,通过多学科协作和教学查房实践,构建区域协同的全程管理体系。

项目负责人、天津市抗癌协会营养与支持治疗专委会主委、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疼痛治疗科主任刘东颖率领专家团队,深入各院开展培训。刘东颖介绍,项目明确要求各培育单位建立并完善癌痛全程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包括统一疼痛评估与记录规范、严格执行阿片类药物管理制度、制定个性化镇痛方案、建立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机制和系统化随访体系。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实现癌痛患者从入院到居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通过政策-技术-实践立体化培训,各培育单位在癌痛评估、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处置及患者教育等方面能力显著提升。

未来,该项目将持续推进癌痛规范化诊疗,重点提升疼痛评估准确率、镇痛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依托区域协同管理网络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让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与示范单位同质化的诊疗服务。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