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7月19日消息(记者韩雨晨 实习记者崔梓萌)花椒地里,歌声起落。“丰收村的花椒红,颗颗饱满香味浓,炒菜炖肉放一点,鲜得你呀直点头……”天津工业大学实践团成员李雅煊和陈建宏的即兴山歌在青山间回荡。直播间里,网友的热情瞬间被点燃——“这山歌太上头了!”“我要买花椒,尝尝这被歌声夸的味道!”这充满泥土气息的动人一幕,成为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XIN青年“见微知著”实践团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丰收村直播助农的生动缩影,今年暑假,他们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决心用更鲜活的方式,为“陇味儿”农产品插上飞向全国的翅膀。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天津工业大学供图)

为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开展社会实践,直观体验党的创新理论在祖国大地的生动实践,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日前,团市委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学联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继续组织开展2025年天津市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天津工业大学实践团的成员为了让直播内容更接地气,下了不少功夫。他们一头扎进西和县朱刘河村麻纸工坊,看老匠人如何将一张张麻纸从浆到纸细细打磨,见证纸张由浆成型的匠心;还跑到陇南市武都区,瞅瞅坪垭藏族乡搬新家后的热闹景象,顺便还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油橄榄、花椒的“成长史”摸了个门儿清。这些带着泥土气息和露珠的鲜活见闻,成了直播间里最打动人的“活素材”,被悉数融入六场大山实景直播之中,最终转化为突破3万元的农产品销售额。

在直播助农的舞台上,他们不仅是产品讲解员,更化身文化使者与创意达人。实践团成员联合西和县电商中心,继续用“津味”相声形式推介“甘味”特产,讲述西和乞巧文化的动人故事,网友纷纷表示:“原来乞巧节还有这么美的故事,必须支持。”线上订单也随之飘来。

“真没想到咱们的农产品能卖这么好!”丰收村的张大叔看着不断刷新的订单,笑得合不拢嘴。实践团带队老师徐黎明感慨道:“这是我们连续第二年来到陇南。今年的实践,同学们不仅用技术赋能,更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将工科生的严谨与青春的文艺范儿结合,真正让‘陇味儿’跨越了千山万水,走进了千家万户。”这场始于山间的直播助农,正托举着乡土滋味飞越重峦叠嶂,也印证着青年力量在广阔田野间书写的无限可能。

天津工业大学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天津市高校学子投身基层、服务社会写下生动注脚。据了解,下一步,团市委将立足“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目标,持续推动全市各高校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引领广大师生了解国情民情市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

编辑:周思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