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6月18日消息(记者褚夫晴)近日,津冀地区防非打非合作交流暨“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金融宣讲活动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大集举办。

活动现场,通过“理论宣讲+案例警示+文艺演绎”的形式,将抽象金融安全知识转化为群众可感知、可实践的生活智慧,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知识水平,增强金融安全意识。

在“防非知识金字塔”宣讲环节,宁河区人民法院宣讲员结合案例解读《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强调非法集资“非法性、利诱性、社会性”三大核心特征;区检察院宣讲员以“硬核”案例揭示“一夜暴富”“稳赚不赔”等噱头背后的法律风险,提醒群众遇骗时需立即收集合同、转账凭证等证据并报案。板桥镇宣讲员分享了基层防非实践经验,点破骗局“高回报低风险”的共同特点;东棘坨镇宣讲员结合农村合作社角色,讲解如何让防非知识深入乡村。为巩固宣讲效果,现场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

活动中的文艺表演丰富多样,来自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财政局的原创小品《天上不会掉馅饼》以生动演绎揭露非法金融活动本质,此外还有歌舞《在阳光下》《平安中国》,通过艺术形式增强防非打非宣传的感染力、渗透力。

近年来,天津市宁河区重点围绕宣传联动、信息共享等方面,探索创建跨区域防非打非工作机制,形成“一地发现、两地联动”的治理模式,通过统一部署、强化排查、推进案件处置等举措,防非打非工作规范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24年,宁河涉非类案件结案率达83.33%,位居全市第一;非法金融活动涉众案件数量、涉案金额、涉案人数连续四年实现“三降”。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