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9月20日消息(记者褚夫晴)近日,“聚西岸 赏非遗 品津派 燃青春——用非遗方式打开津派文化”系列活动第二期“红色文化”专场,在西岸非遗体验馆温情启幕。活动由河西区文旅局、共青团河西区委员会联合主办,河西区文化馆(河西区非遗保护中心)承办,40余名湘江道小学学生参与。作为开学后的首堂非遗课,活动以“聆听红色故事+体验非遗技艺”的沉浸式形式,让津派红色文化在“可见、可试、可感知”中自然浸润人心。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河西区文化馆供图)

活动伊始,天津市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徐娜以天津红色地标为线索,为同学们讲述鲜活革命故事。随后的非遗体验环节,市级非遗项目肖氏剪布技艺传承人孙肖伟带领同学们体验剪布技艺。同学们分组协作,指尖翻飞间,普通布料渐变成承载红色寓意的作品,非遗技艺与红色精神深度交融。

“徐教授讲的红色地标故事太震撼了,原来身边建筑就藏着先辈们的奋斗历程!”活动结束后,湘江道小学的王嘉俊捧着剪布作品说道。“刚开学就有这样一堂‘非遗+红色+思政’的课,太有意义了!”湘江道小学高老师表示。此次开学首堂非遗课,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同学们在聆听中感悟革命精神,在实践中触摸文化根脉,既读懂了天津的红色底蕴,更在心中种下珍惜和平、热爱家乡、守护幸福生活的种子。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河西区文化馆供图)

未来,河西区文化馆将持续创新活动形式,让更多青少年在体验中亲近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同时结合实际探索天津特色红色文化保护传承路径,助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

编辑:周思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