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8月16日消息(记者韩雨晨)津城的街巷中,总氤氲着新旧交织的独特气息。红砖墙的纹路里藏着过往的故事,老厂房的钢梁上还留着工业时代的印记……如今,天津市南开区让这份底蕴焕发新生:94.4万平方米的存量空间被唤醒,老厂房承载起科创梦想,闲置地块绽放出产业活力。这里的变迁,是天津“守正创新”的生动写照。
向上生长的创新坐标
西营门片区的工地上,塔吊挥舞着钢铁臂膀,天开创新示范产业园正拔地而起。这座20万平方米的园区,是天津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工业上楼”项目,其采用的“产品化模块设计”,使每个生产单元可根据企业需求自由组合,如同一个个乐高积木,充满了无限可能。
“我们紧抓天开园建设机遇,全面对标中关村,着力打造‘类海淀’创新创业生态。”南开区委常委、副区长霍志刚介绍道,“同时,在拓展高校空间资源、打造科研项目转化聚集地和盘活科研院所资源、加快补强载体支撑方面,我们不断为天南大本部校区建设做好服务,推动高校自主盘活闲置资源,并积极引导科研院所自主更新,加大天开园核心区科创载体供给。”

西营门片区城市更新效果图(央广网发 南开区供图)
天开创新示范产业园采用物流人流分离设计,层高、承重、电容量等指标精准匹配工业需求,实现研发、验证、中小试到小规模生产的全链条贯通。不远处,2万平方米的天开中试基地则由天津工业缝纫机厂老厂房改造而来,已引进维尔佰德、提尔科技等54家硬科技企业。一个个项目,让老旧空间焕发新生,实现了“旧瓶装新酒”的质变。
天开创新示范产业园二期同样令人期待,这座总投资5.6亿元、占地超4.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垂直智造城”,以“混合功能型综合载体”为设计核心。“项目一期计划2025年12月竣工交付,二期计划2025年12月主体封顶,2026年完工,将吸引一大批智能制造业企业入驻,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为南开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南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唤醒沉睡的空间密码
“产业用地要‘扩’、工业用地要‘保’,我们坚持一项一策,建立闲置载体信息化平台,强化招商落地,瞄准优质企业精准招商,将闲置资产打造成承接项目载体空间,实现盘活资源与优质产业项目同步导入。”据南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郭晓军介绍,南开区系统梳理出58块、134.7万平方米闲置土地资源,建立信息化平台精准施策。
位于天开园核心区的天开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项目于3月28日正式开工,这是全区首个以生物医药为产业聚焦方向的科研载体。该项目由天津南开科技创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建设生物制药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计划总投资约为3亿元,建设规模预计为4.5万平方米,将为生物医药相关企业提供小试中试载体,助力产业创新发展,预计2027年竣工。

天开园核心区(央广网发 南开区供图)
开工现场,南开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区住建委、区投促局、规划南开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卫健委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悉数到场,问需于企,送上开工上门服务“大礼包”。九州通医药集团党委副书记、天津九州通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董事长邓会燕对南开区的效率赞不绝口,表示对在这里扎根发展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在位于南开区利丰路与金北道交口东北侧的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天津总部新建项目施工现场也是一片繁忙。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3.6万余平方米,建成后将辐射京津冀地区,为广大患者提供世界一流的眼科检验设备及最前沿的眼科医学诊疗服务。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与南开区的合作,是校地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我们双方将共同打造医疗、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医疗中心,进一步提升南开区乃至天津市的眼科医疗水平,为培养更多眼科医疗人才提供有力支撑。”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党委书记张跃文表示。
项目快速落地的背后,是南开区政务服务的高效协同与制度创新的坚实支撑。天津亮晶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开发经理尚小健感慨地说:“我们实现了‘拿证即开工’,这种高效服务让我们企业深受其益,发展红利显而易见。”
据南开区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联合审批服务专班通过“前期介入指导+全流程跟踪”的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在项目启动初期,我们得知企业在土地规划阶段遇到的困难后,政务服务专员立刻协调规划部门,研究解决方案、破解难题,为企业审批全流程铺平道路;在施工许可阶段,我们开启‘绿色通道’实现当日提交、当日办结,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这种高效协同的工作模式,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赞誉和信任。
据了解,目前南开区在建科创产业项目共7个,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九州通、爱尔集团、九安医疗等多家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加大投资,总投资规模42亿元,总建筑面积59.3万平方米,分别聚焦生物医药、传感器、智能制造、大健康等前沿领域。为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南开区成立全区重点产业项目专班,围绕前期审批、日常监管、协同招商等关键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2025年天开创新示范产业园一期等16万平方米科创载体率先实现竣工交付。
南开区的蜕变,恰似津派文化的“兼容并蓄”,在坚守底蕴的同时勇敢创新。那些从闲置空间里萌发的新动能,正让这片土地的故事愈发鲜活。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