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7月24日消息(记者张强)以青春之名,赴运河之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的时代经纬里,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京畿潮涌新十年,青马运河协同篇”暑期社会实践团16名师生用脚步丈量千里运河沃土,追寻千年文脉。

从沧州非遗馆的匠心独运到德州黑陶的窑火不息,从通州博物馆270米的水街胜景到天津卫码头的岁月留声,学子们感叹2500年的水脉绵延,用镜头记录非遗传承与新质生产力的每一次交融。

在大司马的民宿院落,在沙古堆的樱桃园里,在访谈村民、基层治理、直播助农、文旅融合中,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让“京郊樱桃第一村”的共富故事随运河荡漾远方,他们用12万字调研报告,35G的影像记忆让“运河文明”与“青春中国”同频共振。

一支笔、一台相机、一颗真心,串联起5城25站,800公里。从燕山脚下到渤海之滨,从红木匠心到黑陶窑火,从“在路上”到“再出发”,他们将继续循着水的滋养之路,把所学播撒在乡村振兴的沃野,将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编辑:褚夫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