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7月5日消息(记者褚夫晴)7月4日,天津市和平区首届“中华民族一家亲 中华文化共传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和平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在天津戏剧博物馆(广东会馆)举办。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和平区委统战部供图)

此次活动由天津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委指导,和平区委统战部、和平区教育局、戏博文庙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活动中,和平区组织天津、甘肃、西藏三地学子,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同欣赏布局宏伟、精细华美的木结构古典戏楼,在讲解员带领下聆听这方舞台上的建筑艺术、戏曲艺术与红色故事。

启动仪式暨文艺宣讲内容丰富多彩,津门非遗传承人以及中华职专、汇文中学、舟曲一中、舟曲职专、昌都市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分别带来昆曲《牡丹亭》《长生殿》、舞蹈《中华醒狮》《昌都郭庄》、诗朗诵《英雄》、京韵大鼓《华容道》等节目,彰显了民族艺术特色风采。天津市昆曲艺术研究会的老师还现场教孩子们如何用昆曲的方式“点赞”“打招呼”,三地学生也饶有兴致地学习。活动期间第二南开学校的老师还带来主题微思政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交融团结共筑梦》,该校西藏班的同学以及天津市公开招聘的甘南籍高校毕业生也观看了本场演出。整场活动在三地师生合唱歌曲《爱我中华》的澎湃旋律中落下帷幕。

参与此次演出的汇文中学学生焦翊轩说:“历史悠久的百年古建、丰富多彩的整场演出让我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当代学生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同时,通过与甘肃、西藏的同学们‘云端相会’,我也感受到在中华民族这个和谐大家庭中,大家像石榴籽一样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华职专学生魏博也说:“虽然和甘肃、西藏的同学远隔千里,但这次‘云端相会’让大家一起演节目、一起联欢,我感到非常开心。我们展示了舞狮、鼓曲的才艺,也欣赏了甘肃、西藏同学的民族舞蹈,感觉中华文化绚丽多姿。”

来自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丁学文,到天津工作生活已经5年了,他表示,主题微思政课以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融合了中华文化与民族元素,让人感到团结友爱的正能量。他将继续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两高三化”新和平贡献力量。

天津市和平区委统战部负责人表示,在接下来为期两周时间里,系列活动还将走进社区与校园,开展中华文化艺术展演、传承实践活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凝聚广泛共识,汇聚强大力量。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