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1月9日消息(记者周思杨)日前,2024年全国精细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年度会议暨“校企对接”交流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的150余位代表共聚一堂,以“谋‘化’五金,共‘化’强国”为主题,共同探讨产教融合新思路,明确共同体在引领精细化工行业创新升级基础上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使命方向。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天津职业大学供图)
据悉,全国精细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于2023年11月,在促进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通过联合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产教融合系统性布局,共同体已成为服务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高地和创新平台。2023年至2024年,共同体在资源建设、产教协同育人、技术攻关、智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发了十余门模块化课程和实践项目,通过打造“集智攻坚”科研团队实现多个技术突破,并成功转让5项专利技术,累计为企业带来2300万元经济效益,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2025年,共同体将进一步拓展“2+1”人才培养模式和“N+1”订单班,以应对行业和市场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此次大会还展示了共同体成员单位15项科技创新成果,涵盖功能化学品绿色工艺开发、海水淡化装备创新等技术,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从研发验证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支持平台,展现了精细化工行业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创新驱动力。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