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9月12日消息(记者褚夫晴)9月11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医康复工作培训会在天津举行。来自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全国34家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单位等近200名骨干齐聚津门,共绘中医康复高质量发展蓝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邢超、医政司综合处处长张瑞,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于春泉,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邱峰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朱立国以及来自各省市的7名专家围绕大会主题开展授课。会议通过院士领衔、专家联动、案例解析的立体化教学,为现场学员提供了系统化、实战化的能力提升方案。

会议现场(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

为强化培训实效,本次培训创新采用理论授课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模式。参会人员集体参观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康复中心,深入康复评估室、物理治疗区、言语治疗区等门诊功能单元,了解康复患者初诊评估、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流程及常用康复设备,通过现场观摩、案例讨论、流程演示等方式,切实将标准化建设规范转化为可视化操作模板。培训期间,参训代表围绕中医康复服务网络优化、跨学科协作机制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这种“现场教学+案例复盘”的实训模式,构建了“观察-分析-实践-优化”的能力提升闭环,有效促进先进经验向实战能力的转化。

近年来,天津市建立了“1+21”三级中医康复服务体系,成立天津中医康复中心和21家中医康复分中心,为中医康复入家庭提供相应支撑。“在‘十五五’期间,我们会继续实施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着力于家医康复能力提升、‘1+21’康复服务体系完善等,让老百姓有更好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于春泉说道。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