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7月17日消息(记者褚夫晴)清晨的阳光,宛如一条细腻的金色丝带,拂过波光粼粼的湖面,透过活动岛宽敞明亮的落地窗,倾洒在天津市静海区康宁津园的每一处角落。园区内,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湖边长椅上,时而哼唱小曲,时而寒暄热闹,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尽情享受着大自然馈赠的温暖与安宁。

远处的走廊里,传来一阵阵欢快的乐器声和爽朗的笑声。“前面就是音乐教室,今天上午,混声合唱队的叔叔阿姨们在排练新歌曲,他们报名了园区十周年庆典的演出。”康宁津园娱乐部负责人杜玉玉介绍道,“混声合唱队隶属于康宁津园老小孩艺术团,目前队员20余人,每周固定活动两次。”

音乐教室里,银发苍苍、精神抖擞的老人们整齐地坐成一排。负责伴奏的钱阿姨坐在钢琴前,手指轻快地在琴键上跳跃,悠扬的前奏缓缓地从琴箱溢出。“大家先调整好气息,我们从头开始合一遍,男生们注意音乐,女生们看好节奏加进来。”合唱队指挥陈奶奶站在大家前面,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透着指挥家的专业范儿。她双手缓缓抬起,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挥动手中的指挥棒,时而激昂有力,时而轻柔舒缓。老人们也纷纷挺直腰板,微微挺起胸膛。“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老人们的神情专注且投入,每一句歌词都饱含着深情,或长或短,或抑或扬,仿佛将自己的故事都融进了这歌声,唱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老人们进行合唱排练(央广网发 康宁津园供图)

这些老人,他们曾在不同的岗位发光发热,退休后聚在这里,共同开启文化养老新篇。“我们深知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很高,所以致力于打造一个能让他们充分展现自我的文化娱乐平台。”杜玉玉说,“在康宁津园,老人们不仅可以报名学习老年大学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各式各样的兴趣团队。我们贴合老年人的生活特点和兴趣需求,开设了老年大学课程。兴趣团队都是老人们自发组织的,目前共有46支,娱乐部负责保障这些兴趣团队的活动所需和策划等。”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有所为”。2025年4月,《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让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有力支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为新时代银发事业产业发展擘画新蓝图。老有所为,不仅是老年人自身实现价值的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通过鼓励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文化教育等活动,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经验、技能和智慧优势,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价值感,也能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来康宁津园前,我不懂越剧。”阎阿姨退休前曾是某乐团的创始人之一,退休后来到康宁,并加入了艺术团越剧社。在这里,她不仅延续了音乐梦想,更开启了新的艺术篇章,从0开始学习越剧。“自从来了这里,我跟着老师已经学了好几段越剧,还登台为大家表演过唱段。这里可没人叫我‘老太太’,大家都喊我‘阎老师’。”她笑着说,“我自己的孩子在国外,但康宁津园的工作人员都是我的孩子,我拿这里当家,这里的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我还想学更多的越剧,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我就一个字一个字地学。我每天的活动都是满满的,很充实,天天都很开心。”

老人们举办展览活动(央广网发 康宁津园供图)

“老年人并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解决问题的智慧库。”杜玉玉说,“每当他们站在舞台上为大家表演节目,我都能感受到他们那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而台下观众看到的不仅是老人们在台上的才艺展示,更是一群‘退而不休’的长者们对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

在康宁津园,“老有所为”不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的成长、摸得着的幸福。老年大学的课程表、艺术团的演出日程、兴趣团队的创新实践,共同勾勒出一幅“文化养老”的美好图景。这里的老人用行动证明:银发可以有热度,暮年亦可逐光而行。正如91岁的娄爷爷所说:“我们表演的不仅仅是活动节目,而是我们银发老人晚年的豁达与充盈。”

目前,康养集团旗下运营的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国有综合性养老社区——康宁津园。据康养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园区坚持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办学理念,以内设老年大学为载体,构建“文化养老+社会参与”特色养老服务模式,精心设置含摄影、太极、书画、围棋、舞蹈等13个系共23门艺术课程,并邀请社会多名专业协会的专家和艺术院校的教师到老年大学任教。园区快乐秘书协助任课老师,根据老年人特点和生活习惯,共同策划课程内容,制定教学进度,平衡满足老年人对美的渴望和艺术表达需求。在此基础上,园区娱乐部明确分工,每名快乐秘书划分责任区,包干保障兴趣团队,以完善机制做好活动场地安排、设备配备及活动组织等服务,定期组织兴趣团队参加市内各类比赛和老年人交流活动,让园区老人们走出去,展示自己的晚年风采和艺术成果,加强与外界社会的互动沟通,助力他们更好地实现个人社会价值。

康宁津园景象(央广网发 康宁津园供图)

“我们不仅要‘养’老,更要‘懂’老、‘用’老。”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份园区老年人文化活动数据,令人惊叹——2024年,老年大学学员总人数突破400人,兴趣团队队员总人数突破500人。兴趣团队活动开展突破1600余场次,累计参与总人次突破6.9万人次。2025年,园区娱乐部策划15大主题85类738项活动,实际开展活动将突破3500场,累计参与人次突破12万人,每天开展2至3项主题活动,实现“日日有活动,周周有亮点,月月有精彩”文化目标。“‘老有所为’最直接的体现,是老年人已逐渐从服务接受者转变为价值创造者。”杜玉玉说道。

接下来,康养集团将继续秉持“为老服务”初心,以发展民生事业为己任,结合集团“十五五”规划部署,加快康宁津园数智化设施更新,依托第二批自持资产储备,全方位推动“1+10+N”产业体系及区域性、嵌入式养老服务项目。此外,康养集团强化所营业务板块间的协同互促,系统性整合旗下康养资源,并与各地优质旅游资源、康养机构紧密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力提升“旅居养老”特色服务水平。康养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大力营造活力、丰富、多元、浓厚的文化养老氛围,让更多老年人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高品质晚年时光,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