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1月1日消息(记者韩雨晨 实习记者王婧瑜 韦晓丽)日前,由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天津市新能源协会主办,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协同向新·智汇津城:新型能源体系下天津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路径”高级研修班在津正式开班。作为天津新能源领域年度高端盛会,本次研修班旨在汇聚政府、产业与学术界的智慧,共同研判形势、剖析机遇、探索路径,为天津在新征程上塑造能源发展新优势凝聚共识、贡献良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智能配用电装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成山表示:“我们国家新能源产业和技术均发展很快。未来,我们一方面要在电源侧努力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风电运行水平,探索更多元化的发电方式;另一方面在负荷侧要用好资源,比如实现电动汽车和电网的互动,发展虚拟电厂技术,整合用户资源参与电网运行等;此外,还要进一步强化电网技术本身,在特高压输电网、配电网、微电网,以及相关设备运行和维修检测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当前,我们整个新能源体系在各个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技术发展空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不断创新。”

“作为规划设计企业,天津院将从三个方面助力天津乃至全国能源转型发展。”天津市新能源协会常务副会长、协会团标编委会主任,天津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剑表示,首先要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加大面向新型能源系统建设的科技投入,尤其是在工商业储能、锂电池、“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开发等方面,以及电力市场交易和网源荷储一体化等新方向上做好技术储备;此外在市场开发模式上,充分发挥规划设计企业的前端优势,主动策划项目,按照能源转型要求,兼顾电网的安全运行和发电企业的投资收益等;最后在商业模式上,从勘察设计向工程总承包持续转型发展,未来5年通过加大产业投融资业务进一步丰富盈利模式。

本次研修班紧扣全球能源格局变革与我国“双碳”战略推进的时代背景,立足天津北方经济中心与现代化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聚焦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核心议题。据了解,活动期间开展圆桌论坛并举办6场专题讲座,聚焦工商业储能、漂浮式风电、零碳园区、光储出海、电碳业务、新能源电价改革等热点,解读行业政策与技术前沿发展方向。

编辑:周思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