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津举行。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特高新”)携23项核心产品参展,集中展示了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与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成果。
本次展出的产品覆盖多个关键领域。在航空机载系统方面,海特高新呈现了包括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驾驶员供氧系统、直升机电动救援绞车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其脉冲式驾驶员供氧系统可根据飞行员呼吸特征实现自适应按需供氧,有效提升氧气利用效率与飞行体感;民用旅客供氧装置则有力保障了高原机型的续航需求。针对高原特殊环境,公司还推出了符合航空标准的便携式分子筛制氧机,具备持续供氧与便携特点。据介绍,相关产品已在我国主流直升机和民用飞机上实现应用。

智博会现场(海特高新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海特高新是我国首家随直升机型号配套自主研制电动救援绞车的企业,并以此构建了“救援装备+保障设备”一体化直升机救援体系。目前该体系已在国内主流直升机平台广泛应用。
在发动机控制技术方面,海特高新可为不同功率、推力与工况的发动机提供深度定制化的电子控制软硬件解决方案,覆盖通航、商用、外贸及特种航空发动机需求,助力装备实现安全、高效、低成本运行。
深厚的航空维修技术积淀是海特高新实现装备创新的重要基础。作为国内唯一同时具备运输飞机、公务机、航空部附件维修许可及飞行员培训许可,并获CAAC、EASA、FAA等国际认证的民营企业,海特高新已独立完成A320、B737NG等机型定检与改装超546架次,业务覆盖全球航线维修、定期检修、加改装等全流程服务,同时掌握D级全动飞行模拟机研制技术。
在低空经济领域,海特高新积极布局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仿真与培训系统,推出eVTOL MR展示舱等创新产品,并通过旗下安胜公司与览翌航空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eVTOL技术研发与产业生态建设。目前,海特高新飞行培训业务在亚太第三方市场占据核心地位,在昆明、天津、新加坡等地设有五大培训基地;安胜公司已成为国内首家具备为波音、空客主流机型设计并认证D级全动模拟机能力的制造商。

安胜公司与览翌航空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海特高新供图)
2025年被业界视为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元年。随着国家低空经济发展司设立、《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印发,以及全国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据赛迪智库数据,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5059.5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万亿大关。
在低空经济兴起的背景下,海特高新前瞻性布局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14.08%;净利润6370.41万元,同比增长35.31%。第二季度营收达4.0亿元,同比增长14.05%,归母净利润4488.3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0.34%。
分析指出,随着低空经济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海特高新在航空维修保障、模拟培训等领域的业务需求有望持续增长,预计未来航空维修市场空间将达到数十亿规模,公司市场占有率具备进一步提升潜力。(来源:海特高新)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