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9月28日消息(记者张强)日前,脑机接口产业联盟首届“脑机接口50人论坛”暨天津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在位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召开。

2025年是脑机接口应用关键一年。3月,国家医保局将脑机接口技术纳入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脑机接口产品在医疗健康等领域加快应用。伴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为相关产品的应用与普及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机遇,成为中外嘉宾热议话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在《脑机接口发展战略思考》的主题报告中指出,脑机接口是一种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是重要的颠覆性技术和新质生产力,正在为推动新科技革命指出新方向,为推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民生幸福带来新希望。

发展好脑机接口,要坚持需求牵引、系统布局和应用迭代,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大会宣布,2025首届“脑机接口全球开发者大会”即将在天津启动,推动脑机接口上游开发平台及资源的开放共享,更为众多中下游企业和技术爱好者播下“开源”的种子,实现脑机接口技术赋能千行百业万家的美好愿景。同时,国内首个脑机接口专用检测平台签约建设,该平台由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与天津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作设立,旨在推动行业规范化、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我国技术自主可控性与国际话语权。

天津市滨海新区副区长张桂华指出,滨海新区将智能科技产业,特别是脑机接口作为前瞻布局的未来产业新赛道,依托天津大学建立脑机海河实验室,设立了国内首支首期规模10亿元的脑机接口专项基金,联合环湖医院打造全国首个脑机接口综合临床试验病区。滨海新区将持续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加速走出实验室,走向千万家。

会上,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还发布了包括“神工-神星”“神工-神耳”“神工-神光”“神工-神观”“神工-慧眼”等近10项最新成果,涵盖孤独症评估系统、听觉感知客观量化评估系统、无创颅内压及脑氧同步监测系统,脑机交互定制化磁共振系统、片上视觉脑机接口等多个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团队自主研发的“神工”创新医疗器械谱系产品。

论坛还包括主旨报告、成果发布、政策解读、圆桌对话等多项环节。大会还发布了《脑机接口技术与产业创新洞察》报告,并创办国内首部脑机接口专业期刊《脑机接口学报》(中英双语),为领域内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发表平台。会上,第二届华瑙学者奖及2025年华瑙十大进展评选启动,由明石创新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捐赠1.3亿元的天津大学脑机接口学科建设基金正式发布。

活动现场,天津市科技局、市医疗器械审评中心及高新区推介了天津市在脑机接口方面的支持政策,来自高校院所、临床单位、相关企业的代表们围绕推动脑机接口创新发展、共建产业集聚发展生态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全面探讨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和产业化潜力。大会还同期举办了企业路演、商业展览等活动,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动,构建良好的中国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圈”“朋友圈”。

编辑:周思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