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1月25日消息(记者韩雨晨)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委获悉,随着静海区梁台路最后一平方米沥青铺设完成,天津市2025年农村公路民心工程项目全面完工。
作为连接天津与河北廊坊的省际要道,静海区梁台路曾因路面坑洼、裂缝遍布长期制约着区域经济交流与周边居民出行。如今,这条道路已焕然一新——平整宽阔的崭新路面,过往车辆通行顺畅平稳。梁台路的提升改造完成,也标志着这一覆盖10个涉农区、62个乡镇、208个村庄,惠及约85万群众的民生项目较原计划提前1个多月完成,为乡村振兴注入交通动能。

静海区梁台路已焕然一新(央广网发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供图)
据了解,2025年农村公路民心工程在计划制定之初,便以周边村民出行需求和当地产业发展为第一原则,因地制宜启动改造项目:蓟州区水毁修复应急项目并入民心工程,急群众之所急,优先实施并加快项目进度,6月底前完工通车,解决了这件百姓身边的大事、急事;将农村公路易积水地道纳入民心工程,解决了静海区杨家园、张官屯等2座铁路地道的汛期积水问题,切实消除群众出行安全隐患;在京沪高速王庆坨服务区改造中首次建设了通服务区的农村公路,周边村民上高速和享受服务区业态更加方便;在静海区、津南区部分农村公路改造中应用了绿色环保的新材料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增添了农村公路建设的“科技因子”等。
截至目前,今年民心工程任务——提升改造310公里农村公路、6座便民桥梁、2座安全地道均已完成,为群众带来了多方面的便利:路更平了,原来的坑洼路变成了平顺的公路,颠簸减少,行车走路都更加顺畅;路更宽了,原来的单车道变成了双车道,会车不再困难,通行更安全、更顺畅;路更安全了,原来的临水临崖路段增设了护栏设施,为车辆通行安全提供可靠保障;路到家门口了,尤其是蓟州山区,过去崎岖难行的山路,现在变成了直通家门口、甚至串起民宿和景点的风景路,为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便利。
农村公路作为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对于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天津市交通运输部门将积极投身于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之中,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服务保障,奋力书写天津农村公路发展崭新篇章。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