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1月3日消息(记者韩雨晨)近日,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学生实践导师聘任仪式,80余名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优秀思政教师正式接过聘书,成为学院学生的“就业引路人”与“实践导师”。这一举措聚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就业核心需求,通过搭建高校与中小学协同育人桥梁,破解思政课教师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就业技能不足”等痛点,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注入强劲动力。

聘任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天津师范大学供图)

聘任仪式后,针对2026届毕业生的就业导向型教学指导活动同步开展。在模拟授课、教案设计实战演练现场,实践导师结合自身教学管理经验与中小学思政课岗位需求,从课堂实战技巧、教案精准适配、面试场景应对,到一线教学岗位能力要求、职业发展路径规划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流程、针对性指导。导师们直击就业核心痛点,既点评教学环节中的细节问题,也分享求职面试中的实战经验,帮助学生快速明确岗位需求、补齐能力短板,搭建起“技能提升—岗位适配—就业衔接”的一体化培养平台。

“一线思政课岗位既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更看重实战教学能力和沟通感染力。”天津市实验中学副校长、新任实践导师李德强表示,作为长期深耕基础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将把岗位招聘标准、课堂教学实操经验、职业成长心得全方位传递给学生,帮助青年学子少走弯路,更快适应职场需求,顺利站稳思政讲台。

据悉,本次实践导师聘任活动恰逢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院二十周年,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大思政课”改革、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的关键举措。“就业是人才培养的‘试金石’,我们希望通过一线名师的‘传帮带’,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精准对接岗位需求,实现从‘校门’到‘讲台’的无缝衔接。”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朝阳表示,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中小学的合作,以就业需求为牵引优化培养方案,着力打造“理论扎实、实践过硬、适配岗位”的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基础教育领域输送更多优秀思政课教师。

编辑:周思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