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0月19日消息(记者韩雨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发挥天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满足市民多元化、个性化终身学习需求,丰富城市夜间文化生活内涵,提升市民综合素养与生活品质,天津市教委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在部分高校正式启动“智津学堂”夜校工作。
据了解,“智津学堂”是以在职职工为主要服务对象,聚焦技能强化、素养提升、兴趣拓展、社交体验四大核心价值,依托高校学科特色与优质资源,精心打造的非学历优质课程体系,旨在形成“服务社区、惠及百姓、可持续运营”的良性循环,让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走出校园、深入社区、服务社会”,发挥出提升城市文化活力的重要引擎作用。
“智津学堂,‘津’字深植天津根脉,‘智’字直击项目本质,此名称将高校学科优势与城市终身学习需求紧密联结,既传递‘提升素养、社交解压’的服务价值,更承载着激活城市文化活力、打造天津教育品牌的使命。”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作为市教委探索“高校+社区”夜间教育服务新模式的重要载体,首批试点单位有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三所高校,均位于市区核心位置,将分别立足于医学健康学科、财经学科优势,突出语言文化特色与社交属性发挥,推出各自特色定制课程,服务广大市民需求。
目前,三所高校的相关课程已经准备完毕,将于近期正式与群众见面。感兴趣的群众可进入学校网站了解学堂课程设置和报名方式。
编辑:周思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