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0月2日消息(记者周思杨)日前,天津市第十八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天津市专利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2011年1月6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16年3月30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正的《天津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条例是通过采取各类鼓励、支持、服务手段,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小切口”促进型地方法规。条例立足为创新活动和科技产业化应用提供系统、规范、实用的持续支撑,更好发挥专利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条例充分呼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年修订)》《专利法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中修订内容,解决《天津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与上位法、与现行专利管理体制机制不相适应问题;全面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专利工作最新工作部署,积极促进专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条例共分五章35条,主要规定天津市建立健全专利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专利发展环境和氛围;明确与推动专利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奖励、优惠举措,并对促进专利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转化运用以及加强专利促进工作的服务与保障进行了系统制度设计。
以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标志,天津专利工作进入法治化新阶段。市知识产权局深刻认识、广泛宣传条例颁布的重要意义,将学习宣传贯彻条例作为全系统重要工作抓手,推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切实落实相关措施,更大程度激发全市创新活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