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5月11日消息(记者张强)日前,天津市35名数字人才获得全国首批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其中南开大学2024届本科生李欣获得“001号证书”。天津市成为全国首个颁发智能制造、区块链、数字化管理师、人工智能4个数字技术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省市,在加快推进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中取得标志性进展。目前,天津市共组织26期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累计400余名数字人才获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人工智能专业具备典型的通用技术特征,能够作为一种“工具”在几乎所有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通过创新“场景驱动、产教共评”培训模式,大力培育高素质人工智能专业数字人才,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林锴表示:“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让专业围着产业转,把学科链建在产业链上,让部分合作企业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实训指导,实现产教融合双向奔赴、无缝衔接,培养出更加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证书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官方认可,更让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职业规划有了明确方向,增强了就业综合竞争力。”“001号证书”获得者李欣表示。

据了解,2019年,在人社部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市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委会,出台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价标准。此次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考核评价的组织实施,拓宽了天津市人工智能领域评价渠道,取得初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35名学员,同时获得助理工程师职称,打通了学员“等级认证”与“职称晋升”的双向通道。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